近日,2025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正在厦门举办,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税务局结合税收宣传月活动,举办“奥运铸魂 体育强基”的专题讲座,邀请2000年悉尼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冠军吉新鹏来到现场,向税务干部分享他的夺冠故事以及对税收的理解。
站在奥运领奖台,感受光荣与责任
1989年,吉新鹏还不满12岁,已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业余体校练了4年羽毛球。参加益阳市举办的全国业余羽毛球锦标赛时,厦门羽毛球队教练苏文全注意到了他,邀请他到厦门羽毛球队打球。当时吉新鹏的父亲在外地出差,苏教练耐心等了近一个月。苏教练的诚恳和热情打动了吉新鹏一家,在父母的支持下,他踏上了前往厦门的追梦之旅。
初到厦门,训练充满挑战。那时吉新鹏的击球动作不太标准,为了矫正动作,教练在他的手腕系上橡皮筋规范挥拍轨迹,一遍遍练习,他的手腕被橡皮筋勒得生疼,每晚加练后肘关节肿胀,要靠冰袋缓解疼痛,但吉新鹏没有放弃,他说,想要站上最高领奖台,就要比别人多流十倍的汗水。
1996年吉新鹏进入国家队,训练更加刻苦。每天清晨,当城市还在沉睡之中,他已经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夜深人静,他仍在研究对手的比赛录像,寻找突破口。日复一日的坚持,2000年4月,在日本羽毛球公开赛中,吉新鹏获得男单冠军,同年9月,他出战悉尼奥运会,为中国队夺得首枚羽毛球男单奥运金牌。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时,他感受到的不仅是光荣,更是责任。
夺冠不是终点,而是吉新鹏人生新的起点。2002年退役后,他没有离开自己热爱的体育事业。2005年,他回到国家队担任男单助理教练,把多年的经验倾囊传授给队员。如今,吉新鹏在厦门市体育局工作,他将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和羽毛球运动推广看作自己的使命。作为一名体育人,他深知基础训练的重要性,因此,这些年他定期到全市各少年体校指导训练,帮助完善选材机制和训练体系。“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羽毛球,我特别高兴,体育精神的传承,需要一代代人的接力。”吉新鹏说。
体育事业发展背后,有一份税收支持
吉新鹏说:“当年我在悉尼奥运会夺冠,奖金是免缴个人所得税的。”退役后的这些年,他与税务部门接触较多,在与体育企业交流时,他了解到税收优惠政策为他们提供了许多支持。比如,一些厦门本土体育企业,这几年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资金及时回流,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吉新鹏从中感受到税收对体育事业的“托举”。
吉新鹏说,参与大型体育赛事的筹备和组织工作时,也看到税务部门的全力支持。目前正在举办的2025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从场地租赁、设备采购到人员招募,税务干部提前介入,联系赛事承办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精细辅导,让政策红利落到实处,确保企业合规经营,为赛事举办提供服务。
他说,在不断接触中,他感受到税务干部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这种精神与运动员永不言弃、奋勇拼搏的精神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彰显了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今年税收宣传月主题“税收·法治·公平”,也与体育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赛场上,运动员们追求公平竞争、诚信参赛;在税收领域,依法诚信纳税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作为公众人物,他始终以身作则,带动身边人增强依法纳税意识。“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财力的支持,而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吉新鹏说。
厦门被誉为“羽球之城”,全市参加体育运动的市民中,每3人就有1人打羽毛球,社区羽毛球场建设资金、校园培训教育经费大都来源于税收。“每当我看到孩子们在羽毛球场尽情挥拍时,都会体会到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内涵。我希望能继续以体育人的身份,与税务部门携手,推动‘税收+体育’宣传,让更多人了解税收、热爱运动。”吉新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