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高唐县税务局“一户一档”摸清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底数,设置专厅“一站式”办理涉税业务,实施“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等举措,推进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开展扎口调研,底数更清晰了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监管难度较高,只有摸清‘实底’,才能更好地开展管理和服务。”高唐县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负责人魏琳琳说。
高唐县税务局成立营商环境办公室,对辖区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开展扎口调研。在调研活动中,该局结合乡镇税务分局户数少、摸排难度小的特点,按照先易后难,即“先乡镇后城区”的方式展开排查,深入挖掘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漏报人员和漏采协议。同时,坚持“数据+传统”,在传统走访摸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山东省税收大数据平台,将摸排情况与法定代表人、财务人员、办税人、领票人、开票人等企业五员信息开展交叉比对,挖掘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漏采人员和漏报服务户数等问题,确保摸排信息准确无误。
“依托调研摸排数据,我们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同步开展约谈提醒,依法责令其如实报送代理企业真实情况。”高唐县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玉华说,通过摸排和约谈提醒,高唐县涉税专业服务机构采集协议要素信息增加1352户,增长38.18%,为日常管理和服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扎口调研时,该局制定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一户一档”电子档案,涵盖企业信用情况、服务群体、从业人员等信息。通过精准把控“两个情况”,即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信用档案情况、涉税专业服务协议采集录入情况,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实行数字化动态管理。
实行“前厅后局”,服务更精细了
针对城区税务分局管理户数多、企业涉税需求量大的情况,高唐县税务局在城区税务分局集中办公区建立“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服务专厅”,形成“前厅后局”工作格局。“前厅”指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服务专厅,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涉税费事项进行专门集约办理,提供纳税辅导、办税咨询等“一站式”办税服务。“后局”即税源管理分局,无缝衔接基础管理事项,主动向前一步,在厅内快速解决增值税比对异常、风险解除等复杂事项。
“我们在帮助代理企业办理解除非正常户业务时产生争议,专厅工作人员立即启动‘厅局’联动,一次性为我们把政策讲通了,最终争议也解决了。”高唐英财会计代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高英说。
“‘前厅后局’实现前端服务和后端管理相互融合,针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个性化需求和疑难复杂事项,我们采用办税服务厅岗、税务分局人员岗、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三方面对面’沟通的形式,精准对接解决,实现‘厅局’协同运转1+1>2的倍增效果。”张玉华介绍。
为着力破解“多头跑”问题,在“前厅后局”的基础上,高唐县税务局向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宣传推广征纳互动服务,并利用“留言互动”功能为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开通“虚拟绿色通道”,帮助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开展批量业务办理,大幅减少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人员进厅办理频次。同时,依托县局效能服务分析中心,按月对进厅数据、征纳互动数据等5个维度13项数据进行分析,找到涉税专业服务机构高频进厅原因,针对性组织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座谈培训会议,推动服务关口前移,帮助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时解决相关业务问题。
实施“信用+风险”,管理更精准了
为加大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震慑力度,高唐县税务局探索“扎口管、专业管、信用管”监管新模式,将所有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全部划入人和税务分局实施集中管理,并配备专业骨干人员开展监督、管理和服务。同时,按月在办税服务厅通报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基本信息、信用积分等情况,帮助纳税人查询比较、择优选择,实现信用积分“利益变现”和社会监督效用最大化。此外,做好结果运用,对信用积分400分及以上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开通绿色通道;对200分及以下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纳入重点监管范围,严格日常监督和业务审核,增加失信成本。目前,已对12家涉税专业服务机构采取扣减信用积分或约谈提醒等惩戒措施。
“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这个绿色通道很便利,工作人员业务也强。”连续三年信用评价优秀的高唐县恒信代理记账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赵琪在绿色通道办理完涉税业务后说。
按照“一排风险”一体防控的要求,高唐县税务局将重点行业风险防控和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管理一体推进,开展重点行业风险分析的同时,同步摸排行业代理记账情况,一旦发现存在违规违法行为,坚决严格依法查处。除此之外,把管理触角从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延伸至从业人员及其客户企业,形成“机构—人员—客户企业”的完整信息链,做到精准分析和链条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