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
数据显示,2025年“五一”假期,湖北省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781.33万人次,较2024年同比增长24.61%,湖北文旅市场表现强劲。在这一增长背后,文旅关联产业发展迅速。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湖北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文旅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7%、6.1%。其中,铁路、航空旅客运输和观光游览航空服务,城市公园、游览景区、名胜风景区管理销售收入增长明显。
文旅市场销售收入涨势显著
“山水天成、文脉绵盛,湖北是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在2025年湖北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向全球游客发出盛情邀请。
今年春季,湖北文旅市场迎来强劲复苏。整个赏樱季,景区游客量达600万人次;东湖樱园游客量首次突破100万人次大关,达106.36万人次;汉秀剧场科技大秀、长江灯光秀夜宴等常态化演出持续引流……依托资源禀赋、“九省通衢”区位优势,湖北创建了4处世界遗产、16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世界地质公园、16处5A级旅游景区,打造了赏花、避暑、康养、冰雪、夜游等较为齐全的产品业态,成为全国旅游热门目的地之一。
全省文旅经营主体数量持续增长带动大批文旅项目开工建设。据湖北省文旅厅负责人介绍,宜昌宋城·三峡千古情、武汉冰雪中心等新开业项目受到市场欢迎;湖北还通过投放文旅消费券,开展青年文娱、“引客入鄂”及四季文旅促消费活动,促进文旅消费市场兴盛。
在政策与市场的驱动下,文旅经营主体活力持续释放。湖北省税务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湖北省铁路旅客运输、航空旅客运输、观光游览航空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1.96%、10.82%、1.6倍,文艺创作与表演、艺术表演场馆、博物院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44%、21.83%、24.27%,休闲观光服务、文化活动服务、体育表演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5.39%、14.71%、23.35%,城市公园管理、游览景区管理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9.91%、25.67%。
文旅行业A级纳税人不断增多
面对旅游市场新主体激增的态势,湖北省税务局靶向聚焦文化、体育、娱乐、餐饮、住宿等行业新办纳税人,将“开业第一课”搬进办税服务厅和企业园区。
湖北省税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税务部门梳理旅游行业税收优惠政策,通过上门辅导、税企座谈、直播答疑、流动宣传等方式,引导企业合规享受税费优惠政策;为文旅企业定制“税收健康码”,对重点文旅企业开展“税务健康体检”,定制个性化合规管理优化方案,帮助企业识别和防范发票管理、跨境旅游等领域风险,厘清税费政策适用边界等。
“税务部门的合规‘诊断书’让我们的财务管理更透明,也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湖北省九歌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湖北税务部门还通过“信用+风险”创新税收管理。守信企业可以在宣传辅导、发票领用、政策适用等方面享受“绿色通道”服务,在项目管理、融资授信、进出口等18个领域享受到相关部门实施的41项联合激励措施。对于失信企业,则在投融资、工程招投标、获得荣誉、资质审核等方面予以限制或禁止。湖北税务部门依托大数据监测平台,实时抓取景区门票、酒店预订等涉税数据,精准识别并依法查处虚开发票、隐瞒收入等违法行为,有力维护税收秩序。
数据显示,近3年,湖北省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文旅相关行业企业类纳税人中,A级纳税人户数不断增多,由2022年的5146户增长至2024年的6594户,增长了28%,企业诚信纳税意识不断增强。
一业兴带来百业盛
在2025湖北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26个重大文旅项目集中签约,签约总金额高达644.31亿元。
一业兴带来百业盛。湖北积极探索“文旅+百业”融合发展模式,“文旅+农业”处处开花,休闲农业、农事体验等新业态让从事旅游业的农户年收入突破10万元;“文旅+工业”开拓新空间,襄阳老工业基地开发“汽车工业旅游线路”;“文旅+体育”亮点频出,“汉马+樱花”双IP联动,赛事流量激活近3亿元消费增量……
“湖北的文旅流量持续转化为消费增量,为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税源活水’。”湖北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湖北经济总量持续跨越5万亿元、6万亿元台阶,文旅产业功不可没。2024年,湖北共接待游客8.7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9011.6亿元;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273亿元,比上年增长9.9%,较全国平均增速高3.9个百分点,比中部地区高2.8个百分点,文旅产业成为湖北经济增长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