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琴瑞轩 记者蒋琳珊)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1月—5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企业累计开票金额同比增长15.91%,开票户数同比增长5.94%。分行业看,合作区制造业、信息软件服务业、金融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累计开票金额分别同比增长33.37%、37.88%、9.95%、25.52%。
合作区“四新”产业(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和现代金融产业)活力持续迸发,创新主体活跃度高。
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比如,企业所得税方面,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统一提高至100%,其中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进一步提高至120%。增值税方面,对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免征增值税等。此外,合作区“双15%”所得税、澳门居民个人所得税等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高效落实,在结构性减税降费和区域性优惠政策叠加下,合作区产业呈现集聚发展良好势头。税收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合作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软件服务业涉税经营主体分别同比增长13.56%、28.92%。
今年以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进一步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税收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门+横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发布实施,进一步激发澳琴联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动能,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当前,合作区澳门企业超7000户,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澳门企业占比约1/4。
“随着合作区建设的加速,澳琴科技产业生态越来越完善。科技创新离不开税收扶持,对投入研发的经营主体给予一定的税费优惠,不仅可产生有效激励,也弥补了部分成本。”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