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纳税信用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硬资产”。特别是在招投标和贷款等业务中,纳税信用如果不是A级,将错失很多机会。专家建议企业,认真研读7月1日起施行的《纳税缴费信用管理办法》,主动寻求解决方案,补齐纳税缴费信用管理中的短板。
7月1日起,《纳税缴费信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始施行。
前不久,国家税务总局在连续多年开展信用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充分调研论证并广泛征求意见,积极响应经营主体诉求,整合了2014年以来的纳税信用管理规范性文件以及分散在相关制度文件中的规定,发布了《办法》。近日,记者在陕西省西安市多家企业采访时发现,目前,纳税信用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硬资产”。《办法》的出台,对企业“创A守A”产生了良好的激励作用。有关专家建议企业,主动寻求解决方案,补齐纳税缴费信用管理中的短板。
税务评价标准渐成社会公认标准
《办法》第一条,开门见山地明确了出台目的:为了规范纳税缴费信用管理,促进纳税人缴费人诚信自律,提高税法遵从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此前税务部门连续多年开展纳税信用评价工作的过程中,纳税信用这一税务评价标准,已逐渐成为社会公认评价标准。
“作为食品行业企业,我们对信用格外关注。如果纳税信用从A级降为B级,对我们的影响会很大。”陕拾叁品牌联合创始人海滨告诉记者,对食品行业来说,任何一次安全事件都会使企业面临倾覆。正因为如此,陕拾叁从创立伊始就高度重视诚信经营,全流程把控食品安全,高度重视纳税诚信。海滨说,虽然食品安全和纳税诚信完全是两码事,但是很多合作伙伴和消费者并不这么想——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纳税信用有问题,产品质量就值得怀疑。
西安有各种好吃的面食,被称为“馍都”,也被称为糕饼故乡。海滨和创业伙伴将这两种元素相结合,创立了“陕拾叁”品牌,开发出独具特色的秦酥、冰酪、虎符饼干、神兽瓦片等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食品。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西安市副市长牛恺到陕拾叁视察,对其食品安全情况和增值税等纳税情况十分关注。
“寻求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实地考察每个合作伙伴。稳妥起见,我们要求合作方纳税信用必须是A级。”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财务总监何妍告诉记者,天宇制药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集新药研发、药品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了陕西省优秀民营企业、制药行业名牌企业和质量竞争力百强企业、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示范企业等多个荣誉称号,最近5年纳税信用一直是A级。何妍说,现在,用纳税信用评价一家企业的诚信状况,已经在社会上达成广泛共识。可以说,纳税信用已成“硬通货”。特别是在招投标和贷款等业务中,纳税信用如果不是A级,将错失很多机会。“相比较而言,国有企业对客户的纳税信用更加看重一些。”何妍说。
纳税信用的影响,不仅在企业外部,也在企业内部。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巨峰告诉记者,纳税诚信不仅关乎企业整体形象,也关乎管理层对财税管理团队的评价。在管理层看来,纳税信用长期保持A级,说明财务工作干得好;反之,如果纳税信用降级,说明财务工作干得不好。随着公司规模日益扩大,涉税事项越来越多,纳税信用丢分的可能性随之增大。“纳税信用就像一面镜子,能够‘照出’我们的能力和业绩。”巨峰说。
纳税缴费信用管理的基础是税费信息
根据《办法》第二条,纳税缴费信用管理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缴费人的纳税缴费信用信息开展的采集、评价、确定、发布和应用等活动。其中,信息的采集既是税务部门开展信用评价最基础的环节之一,也是企业管理纳税缴费信用容易忽视的内容。记者采访的多家西安企业,都曾经因为一些“小问题”面临纳税信用降级的情况。
反复研读《办法》内容后,多家企业财税负责人表示,根据《办法》第二十三条,符合规定情形的经营主体,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复评(核)纳税缴费信用。对企业来说,虽然《办法》给了企业修复信用的机会,但不能总指望通过修复途径保持良好的纳税信用。纳税信用作为一项“硬资产”,日常管好了才能保值增值。
“把日常财务管理中的关键小事抓好,非常重要。”西安隽永食品有限公司财务经理陈文君告诉记者,2024年2月,因印花税申报问题,公司纳税信用被减分。虽然纳税信用很快得以修复,但公司在信用管理上并没有就此止步。为了防止因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影响纳税信用,陈文君带领财务团队更加严格地管理账簿凭证,严格按照规定时限完成纳税申报,完善了费用报销制度、发票管理制度、印章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基础财务管理制度。
近年来,随着隽永食品规模不断扩大,成员企业和直营店逐渐增多,食品研发力度越来越大,对企业的财务和税务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此,我们更加深入地学习了各项财务制度和与公司生产经营相关的税收政策,既要把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处理好,也要防范因成员企业的失信行为影响整个公司的纳税信用。”陈文君说。
“《办法》实施后,企业应进一步强化基础涉税涉费信息管理。”普华永道中国税收政策服务主管合伙人马龙告诉记者,根据《办法》,企业税费申报信息、税费缴纳信息、发票与税控器具信息、登记与账簿信息、经营主体的基础信息等都纳入了纳税信用管理的信息源。这些信息是否齐全、信息体现的合规程度,影响纳税信用的起评分,甚至直接影响评级。如果企业无法有效管控税务信息、落实税务合规,则可能缺失良好纳税信用,从而面临更严格的税务监管,影响企业经营。实务中,一些企业因缺乏必要的税务管理系统,疏于对涉税信息的管理,同时发生未按规定期限代扣代缴、未按规定时限报送财务会计制度或财务处理办法等多项失信行为,导致被认定为D级纳税人。
马龙建议企业,注意强化税务信息管理意识,构建有效的税务合规系统。在日常经营中,严格遵守申报期限,确保税费按时申报缴纳;及时、准确地报送财务资料,便于税务机关全面掌握企业经营状况;规范发票全流程管理,杜绝虚开、违规使用等问题。同时,建立基础信息动态更新机制,一旦涉及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关键信息变更,第一时间在税务管理系统完成更新,做好纳税缴费信息管理与税务合规。
大企业应强化对关联实体的管理
关联实体间的“穿透”管理,是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纳税信用管理中尤其需要关注的。
“不经意间”的问题导致的纳税信用降级,教训是深刻的。陕西坤丞精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曾因企业法定代表人关联的个体工商户未申报纳税,导致公司纳税信用直接降为D级。此后,公司立即创建《关联方税务健康监测表》,按月核查所有关联主体纳税申报状态,财务人员每月登录电子税务局“纳税信用”模块查看信用情况,发现失信行为立即联系主管税务机关主动解决问题并修复纳税信用。同时,新聘任法定代表人时,要求其提供关联企业完税证明,并在劳动合同中增加“税务合规担保条款”,明确其违约责任。按照《办法》有关信用修复的内容,他们将设置“信用合规日历”,每月5日自查纳税缴费记录,第一时间纠正轻微失信行为。
西安群健航空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月,是一家专业从事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零部件生产、制造的企业,拥有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陕西省专精特新企业。该公司财务经理段南表示,他们公司曾经因法拍业务中税务事项处理不慎,纳税信用从A级降为B级。自此之后,他们全面强化了纳税信用的日常管理,最近两年纳税信用恢复至A级。目前,随着公司发展日益壮大,群健航空正在考虑,在使用通用财务软件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税务事项的精细化管理,避免因某一成员企业涉税事项处理失误,影响整个公司的纳税缴费信用。
根据《办法》,由D级经营主体的直接责任人员、由非正常户或者走逃(失联)户直接责任人员在评为D级之后注册登记、负责经营的实体,纳税信用将直接被判定为D级。马龙举例说,如果A集团一家成员企业B公司处于非正常户状态,且该集团新设成员企业C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B公司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来担任,那么C公司的纳税信用级别将被关联认定为D级。因此,大企业应关注完善内部系统监控成员企业的纳税信用状态,避免因集团一个成员企业的失信行为导致集团企业和其他成员企业纳税信用的连带降级。
“如果集团成员企业出现此类情况,可能会影响集团整体信用形象。”对于马龙的分析,大连市政协常委、大连新华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绍虹十分认同。她提醒大中型企业,若成员企业存在严重失信行为,不仅影响企业声誉、政府采购与招投标、融资和信贷,还可能面临更严格的税务监管,在税收优惠政策享受、发票领用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纳税信用级别的建设和维护,确保自身的信用状况良好,以规避潜在的风险和损失。
天津中翰英特税务师事务所所长李存周提醒,早在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央文明办等29个部门签署了《关于对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实施联合激励措施的合作备忘录》,对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在项目管理、税收服务、融资授信、进出口等18个领域实施41项守信联合激励措施。这是在对严重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基础上,针对守信主体推出的第一个多部门联合激励措施。李存周提醒企业,即便纳税信用已连续多年被评定为A级,也不要掉以轻心,最好能够逐条对照《办法》的条款和以往纳税信用管理的薄弱环节,不断优化纳税信用管理思路,丰富管理手段,让良好的纳税缴费信用成为企业的信誉正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办法》在保持评价目标原则、制度框架和评价结果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展评价范围、优化评价规则、加大修复力度、强化结果应用,并按照“税费皆重、税费一体、税费协同”理念,将全国统一征收、具备条件的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纳入信用评价范围。今后,企业在进一步管理好纳税信用的同时,也应同步考虑对缴费信用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