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税务多举措引导大企业合规遵从

2025年07月04日 版次:08        作者:朴萱育

依法纳税、合规经营,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多数大型企业集团将合规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来抓,税务合规是重要内容之一。引导企业合规经营,是税务部门的应尽之责。笔者认为,维护法治公平的税收营商环境,事关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应以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为抓手,帮助大企业集团提升税务合规能力,引导大企业成为依法纳税、诚信纳税、合规经营的引领者和先行者。

聚焦23个高频涉税事项

为引导大企业集团做好税务合规工作,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选取总部在重庆的38家千户集团,作为市级税务部门“总对总”直联企业,同时委托主管税务局,对直联企业的成员企业实施管理和服务,从而构建起“市局对集团总部、税务系统对集团整体”的对称式管理模式。

在此基础上,重庆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细化“总对总”“系统对集团”管理清单化、场景化实践,将服务和管理内容分为基础信息维护、集团税源监控、定制性纳税服务、整体性风险管理和专题性经济分析5个大类,细分为23个高频事项,梳理形成岗责清单、工作手册。对这23个高频事项,重庆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逐一明确责任主体、工作内容和实施途径。例如,集团税源监控大类里的集团画像事项,责任主体为市级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集团总部所在区(县)局和成员企业所在区(县)局。

其中,市级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开展全市集团企业涉税画像报告工作,制订全市集团企业涉税画像报告工作计划,对涉及金额较大的异动信息进行提级管理;集团总部所在区(县)局负责制定集团企业涉税画像模板,牵头开展辖区内集团整体涉税画像和异动信息的核实工作,税源管理部门根据集团企业涉税画像模板,按年(季)度形成集团涉税画像报告,负责集团总部异动信息核实工作;成员企业所在区(县)局根据集团涉税画像报告,牵头研判和开展辖区内成员企业异动信息核实工作,税源管理部门负责具体成员企业的异动信息核实工作。

为了方便市级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集团总部所在区(县)局和成员企业所在区(县)局处理好23个高频涉税事项,重庆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制定了统一的实施途径:制订计划—确定事项—数据采集—形成画像—分析研判—形成线索—事项核实—形成任务。

建立“1+44+N”服务团队

重点涉税事项明确了,还需要有团队来抓落实。为此,重庆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建立了“1+44+N”服务团队。

其中,“1”是指1个全市集团服务调度中心、“44”是指44个区(县)服务中心,“N”是指N个税务所服务网络。根据不同集团管理模式的差异,重庆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对服务团队开展分批次培训,通过“定人定岗+团队联动+智能派单”工作机制,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资源有效配置,精细服务大型企业集团。“1+44+N”服务团队开展工作后,重庆市涉税事项处理效率提升70%,税费治理效能得到大幅提升。

在政策确定性和执行一致性服务事项里,“1+44+N”服务团队密切关注大企业投融资、债转股、并购重组等高频复杂涉税事项诉求,探索建立“市局直联、提级管理、聚合贯通”的大企业复杂事项解决机制。2024年底,税务所服务网络发现S集团面临内部吸收合并事项,区(县)服务中心专属“税顾问”上门收集集团面临问题和服务需求,全市集团服务调度中心提级管理,召开2次市局大企业办专题会议,聚集合力解决吸收合并税收政策口径、数电票管理等疑难问题,将原本需要20个工作日完成的注销事项,缩短至10个工作日内办结。

探索形成“四诊”工作法

在为集团常态化排查涉税风险的实践中,重庆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总结提炼“四诊”工作法——视诊、问诊、施诊和复诊。

举例来说,针对某金融业大型企业A集团,重庆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通过集团画像“视诊”,发现A集团存在违规享受税收优惠的风险。随后,基于“总对总”把脉“问诊”,排查A集团免税数据2.8万条,锁定A集团存在违规享受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增值税免税、贷款损失税前扣除不合规等风险。详细了解情况后,重庆市税务局大企业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税收政策解释与执行口径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后,再次“总对总”联系A集团总部对症“施诊”,详细讲解政策享受要点,敦促A集团所有成员企业共同整改。在后续工作中常态化“复诊”,重庆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通过抓总部、带成员,全面提升A集团税收合规遵从水平。

基于“四诊”工作法,重庆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在全面排查大企业税务风险的基础上,探索推出“税企共进计划”,引导企业健全税务风险内控体系,先后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15户内控制度全、纳税信用等级高的大企业签订《税收遵从合作协议》,税企合作关系持续走向深入。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