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正标津达线缆集团打造“全链条穿透式合规管理体系”

“合规就像做线缆,每根铜丝都要达标”

2025年08月11日 版次:02        作者:本报记者 孙晓斌

“合规就像做线缆,每根铜丝都要达标,整条线才能安全通电。”天津正标津达线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斌用这个比喻道出了他对企业合规管理的理解。

从1987年筚路蓝缕建厂,到如今发展成年产值近30亿元、集科研生产贸易于一体的行业龙头,正标津达的跨越式发展,与企业对合规经营的高度重视密切相关。“合规不仅是责任,更是企业赢得市场信任的核心竞争力。”在张志斌看来,企业合规命题已从“要不要做”转向“如何高效做”,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遵从”,从风险规避转向价值创造。

走进正标津达的生产车间,工业机器人精准作业,数字化看板实时更新生产数据。在车间一角,一块“合规管理流程示意图”格外醒目,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出厂,每个环节的风险防控点都清晰标注。这张“合规地图”的背后,是张志斌带领团队打造的“全链条穿透式合规管理体系”。

在源头把控上,企业实施“阳光溯源”管理,建立严格的供应商准入与动态税务信用评估机制。通过数字化平台对供应商资质、税务信用、履约能力等进行多维度审核,从源头杜绝合作中的违规风险。“此前,在为某企业供应电缆时,智能风控系统在原材料入库环节检测到供应商存在‘票货分离’问题,我们立即终止了与对方的合作,并启动备选供应商,避免了潜在的质量和税务风险。”张志斌说。

在过程监管环节,正标津达将税务合规要求内嵌于生产全流程,通过智能风控系统实现发票流、物流、资金流的自动匹配与风险预警。据介绍,该系统可实时校验数据逻辑性,异常情况自动触发预警后,由采购、质检、财务等多部门组成的合规团队会快速联动。

在末端治理环节,正标津达将环保体系的数字化监测数据直接关联税务申报,确保环境保护税等涉税数据真实准确。

正是这种全链条的严格管控,使企业连续多年获评纳税信用A级,成为北京冬奥会、故宫博物院及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项目等国家级重点工程的信赖之选。

张志斌说,拧紧全链条“安全阀”,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关键抓手。依托智能制造成本控制系统,企业构建了“互联网+智能制造+线缆”智慧生产系统,集成生产数据、订单管理、质量管控和在线监测模块,实现生产数据实时采集、订单智能排产与全链路追溯,推动生产精度从“厘米级”跃升至“毫米级”,管理效率提升40%、产能提高15%。

“这种全流程数据透明化,让每根电缆都有可追溯的‘数字身份证’,更构建起税务合规的基础。”张志斌解释道,从原材料入库扫码核验到产品出厂批次追踪,系统自动生成的实时数据链,既支撑特种线缆研发等项目的税收优惠精准核算,也为税务申报提供不可篡改的原始凭证,实现智能制造与税务管理的协同升级。

企业逐步完善合规管理体系的道路上,税务部门也一直在发挥助力作用。“税务部门不仅为我们提供日常的政策培训和精准辅导,还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国际业务拓展等关键节点主动介入,帮助我们梳理涉税风险点。”张志斌说,受益于此,正标津达连续多年被评为纳税信用A级企业,享受税务部门提供的快速审批、优先办理等“绿色通道”服务。

不仅如此,正标津达还积极分享合规范本,辐射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建立标准化税务内控流程,逐步完善合规管理体系,形成协同联动的合规生态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