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党员姜鹏坤:“学就学透,干就干好”

2025年08月11日 版次:06        作者:刘永光 本报记者 张卫海

从税30年,从基层税务分局到市局业务处室,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税务局资源和环境税处副处长姜鹏坤始终保持着这样的工作状态:遇到疑难问题带头钻研,重要任务冲在前面。面对困难,她总能沉稳应对,分析问题关键,提出解决方案。前不久,姜鹏坤获评2024年度全国税务系统“四好”党员。

牵头编制征管风险防控指引,在全市系统推广

1995年,姜鹏坤走上税务工作岗位,凭着“学就学透,干就干好”的韧劲,她从一名税务新兵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税政、稽查、法规、非税收入等多个岗位的历练,让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每到新岗位,姜鹏坤总是第一时间钻研政策,笔记本上记满了政策要点和操作流程。遇到复杂案例,她更是仔细查阅相关文件,直到把问题弄懂为止。

2022年,姜鹏坤担任青岛市税务局资源和环境税处副处长。资环税专业性较强,面对全新的领域,她再次拿出“学就学透,干就干好”的劲头,白天处理日常工作,晚上加班学习政策文件,并虚心向市自然资源、水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请教,充实自己耕地管理、水文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她还多次到企业调研,了解政策适用方面的问题。

2023年初,经过深入调研,姜鹏坤发现资源税、环境保护税等税种征管风险点比较分散,缺乏系统的防控措施。于是,她建议并经同意后,组织业务骨干,牵头编制了6本涉及环境保护税、资源税、耕地占用税等税种的《征管风险防控指引》,建立了涵盖税源登记、纳税申报、政策适用等环节的70个风险指标。2023年底,这套风险防控指标在青岛市税务系统推广应用。截至目前,利用这套防控体系已经挽回税款超2000万元。

“寻找权威、学习权威、达到权威,要把工作做成精品,就要始终坚持高标准不打折扣。”市局领导在谈心谈话时对她的叮嘱,姜鹏坤一直铭记于心。面对工作难题,她坚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推进。

2024年12月起,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面对征管经验少、风险防控难等挑战,姜鹏坤显得很沉稳。这份底气,来自她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也来自她对税费政策的深入研究。那段时间,她多次走访青岛市水务管理局、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等部门,共同研讨税源信息采集等问题,并牵头推出“有取水许可无税源采集”“有税源采集未申报”等6个实用的风险指标,通过系统内外数据关联比对,有效提升青岛市税务局水资源税征管质效。这一做法受到国家税务总局认可并予以推介。

推动建立绿色税收服务协作机制,被写进试点方案

“在工作中,只有把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才能更好提升税务工作质效。”最近,青岛市多部门开展联学联建主题党日活动,姜鹏坤在发言中这样说。

2020年,姜鹏坤担任青岛市税务局非税收入处副处长时,就针对非税收入涉及外联单位多、业务类型多的特点,建议打造并创新推出“非税纵横”党建品牌,以党建共建加强税务与外联单位的协作,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共同解决相关业务难题。“非税纵横”党建品牌也被中共青岛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评为全市“机关名牌”。

到资源和环境税处工作后,姜鹏坤依然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2023年5月,在她的协调推动下,青岛市税务局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等5部门联合开展“赋美生态”主题党日活动,共同组织学习调研,并协调5部门党委联合印发党建引领税收赋能“双碳”工作方案,更好地服务青岛市绿色低碳发展。

2024年,姜鹏坤以深化党建联建共建为抓手,推动青岛市9个政府部门创建“青岛市绿色税收管理服务协作机制”,各部门数据信息共享渠道更加畅通,专业优势形成合力,使党建引领成为绿色发展的强大牵引。一年来,通过该协作机制,部门联合有效解决绿色发展难题46项,2024年全市水资源税入库额比上一年度增收22%。“青岛市绿色税收管理服务协作机制”还被国家税务总局推向全国,并被写入《国家碳达峰试点(青岛)实施方案》。

“党员二字,就意味着要学在前、干在前、当标杆。”拿着“四好”党员证书,姜鹏坤又想起自己入党时写下的感言。30年如一日,姜鹏坤始终保持积极奋进、迎难而上的工作态度,书写了精彩的税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