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境税收管理实践中,关联交易应报未报、申报信息不准确、申报表错填漏填、同期资料信息披露不完整等问题,一直是跨境税源管理中难啃的“硬骨头”。为破解这一难题,国家税务总局南京市税务局依托“税路通・苏服达”跨境税费服务品牌,以精准服务消除政策盲区,以智能手段提升申报质效,以分类辅导强化纳税遵从,及早发现化解申报异常户、未申报户等潜在问题,切实筑牢关联申报基础,不断推动跨境税源管理提质增效。
精准宣传消除政策盲区
“纳税人对政策的理解深度,直接决定关联申报的准确性,更是规避合规风险的关键。”南京市税务局国际税收管理处副处长蔡秋萍说。基于这一认知,南京市税务部门聚焦企业政策需求,以“税路通·苏服达”跨境税费服务品牌为抓手,构建“政策宣传+重点提示”双轮驱动机制,为企业合规申报引路导航。
“税路通·苏服达”服务品牌是江苏省税务部门立足“一带一路”交汇点的地域优势和开放型经济强省的先发优势,打造的跨境税费服务品牌。为提升跨境经营企业关联申报质效,南京市税务部门积极落实该品牌提出的“一网一平台”等跨境纳税服务特色举措,定期收集整理热点和疑难问题,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电子税务局等载体,常态化推送关联申报、同期资料及国别报告报送的提示提醒,涵盖主要政策要点;同步梳理往年高频易错点,公开发布“涵盖关联交易财务状况分析表错填”“同期资料信息披露不全”等7大类问题的解答指南,让跨境经营企业详细了解关联申报规范和要求。
“2024年我们首次准备同期资料,税务部门的问题解答帮助我们精准把握本地文档披露要点,顺利完成同期资料的提交。”蜂巢能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税务主管王普表示,税务部门还主动提示跨境业务风险点,帮助企业在税务风险处理上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范”,靠合规经营提升竞争力。
智能审核提升申报质效
面对跨境经营企业关联申报中的“隐形”问题,南京税务创新推行“全链智控”管理模式,借助大数据与AI技术,实现对关联申报的精准筛查、智能提醒与高效纠错。
南京市税务局提前梳理整合辖区上市企业名单、企业对外支付备案数据及企业集团年报信息,运用AI工具提取关联交易数据,构建“关联交易企业台账”与“已申报清册”双向比对机制,精准锁定应补申报企业,推送一对一提醒辅导,引导企业主动补报。
在企业关联申报过程中,南京市税务部门优化数据逻辑校验规则,对申报表间关联性及时进行校验,直接定位错填漏填栏次;对已申报数据构建表间逻辑比对模型,快速识别权益性投资表、财务状况分析表填报异常企业,督促其及时更正申报。
针对同期资料报送,南京市税务部门构建了两类智能模型,自动筛选需报送本地文档、主体文档、特殊事项文档的企业。针对国别报告报送,构建跨境信息多重比对模型,通过关联交易数据与境外投资企业信息、南京上市企业名单、以往报送国别报告企业的三重比对,精准定位需报送国别报告的企业。
“您好,经过筛查比对,贵公司为跨国集团的最终控股企业,各类收入合计超55亿元,请在关联交易申报时,同步报送国别报告。”近期,孩子王儿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陆晓云收到了一条税务部门的提醒短信。
“收到提醒时才发现,我们作为跨国集团最终控股企业,需同步报送国别报告。”陆晓云说,公司关联企业遍布内地多省及香港地区,税务部门的及时提醒,帮企业避免了申报失误风险。
分类辅导促进纳税遵从
智能审核发现疑点后,如何高效解决?南京市税务部门建立“疑点台账+分类辅导”闭环机制,今年1月—5月累计梳理关联申报疑点数据200余条,通过分层施策,实现“简易问题快速解、复杂问题深度解”。
“对申报逻辑错误等简单问题,我们用电话、视频连线‘短平快’辅导;对复杂关联交易,打造‘线上+线下’立体服务网。”蔡秋萍介绍,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号微服务、电子税务局智能咨询平台答疑,线下开展“税企面对面”活动,提供定制化辅导。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曾因跨境支付信息填报不完整、同期资料准备不充分被列入疑点台账。税务部门主动上门,推送政策包与操作指南,结合企业海外架构和关联交易实际,手把手讲解填报逻辑与易错点,帮助企业修正申报信息。“这种‘量体裁衣’的辅导,让我们对合规‘走出去’心里有了底。”公司财务负责人顾美华感慨。
今年以来,南京市税务局已对2024年2000多户关联申报企业实现了数据全量扫描,漏报或错报数据全部完成补报或更正。
南京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啸表示,下一步,南京市税务部门将持续深化税务大数据应用,探索建立关联交易风险“画像”体系,推动构建高水平跨境税源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