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体育中心综合馆内,中国选手唐思硕勇夺成都世运会武术男子散打56公斤级金牌;城东的凤凰山体育公园中,成都蓉城队在4万余名球迷的呐喊声中首次晋级亚冠精英联赛正赛……运动的激情与城市的脉动交汇,让成都从“安逸之都”加速迈向“世界赛事名城”。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世运会期间,成都市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近25%,住宿餐饮业开票户数同比增长17.3%。
近年来,成都市以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为目标,接连举办世乒赛、大运会、汤尤杯、世运会等多项国际高水平赛事,以赛兴城、以赛促产,激活城市发展新动能。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成都共举办国际、全国性赛事38项,“赛事名城”品牌效应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大型赛事选择成都,赛事流量正转化为消费增量。
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相关人员向记者介绍,近年来成都体育赛事密集,并且赛事规格都不低,面对赛事带来的短期客流高峰,税务部门会提前研判商家经营需求,动态提升发票授信额度,并通过远程辅导简化开票流程,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将赛事热度转化为消费活力。
与成都蓉城队主场一街之隔的“U街·悦里”集市,每逢赛事都会人潮涌动。球衣、围巾、特色美食等摊位单日接待游客量4万人次。相邻的AC酒店入住率大幅提升至90%。“赛事不仅点燃了球迷的热情,更带动了旅游消费。”该酒店运营总监韩静静说。
在世运会皮艇球项目的举办地——简阳市文体中心游泳馆,运动员在水中疾驰、急转、投射,精彩赛事与声光电一体化场馆相得益彰。为支持这类体育设施智能化升级,税务部门组织团队开展“政策上门”服务,确保运营企业充分享受体育馆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免征政策。四川龙阳天府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一年减免税费1650万元,切实缓解了运营压力。”
国际赛事也带来大量外籍游客。四川税务在离境退税服务上持续优化,提前制作多语种退税指南,推出离境退税“码上退”线上服务模式,并与重庆、云南等周边省市税务部门合作,实现离境退税口岸互认。“在成都购买蜀绣,在重庆机场离境时即可办理退税,非常方便。”来自新加坡的游客陈女士说。
赛事效应也推动了体育产业加速集聚。成都市先后引进力盛体育西南总部、量子集团电竞综合体等25个重大体育项目,签约金额超过196亿元。2024年,全市体育消费总规模突破75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9%,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成都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动各项税费政策精准落地,进一步做好服务保障,着力提升消费者和经营主体的体验,以更实举措服务“赛事+消费”新场景,助力赛事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