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安井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浩宸:

把好税务合规每一个环节

2025年09月01日 版次:08        作者:本报记者 佟海艳

“正如安全对于食物选择的重要性一样,合规对于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安井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井食品集团)成立于2001年12月,主营速冻调制食品、速冻菜肴制品和速冻面米制品等速冻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安井食品集团逐步成长为国内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速冻食品企业之一。

作为安井食品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辽宁安井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辽宁安井)在2024年被认定为第八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连续8年获评A级纳税信用企业,连续2年在辽宁省企业大会上获得表扬。“正如安全对于食物选择的重要性一样,合规对于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辽宁安井总经理丁浩宸说。

按生产流程梳理风险清单

丁浩宸告诉记者,从原辅料预处理、打浆定型到包装入库冷藏,速冻火锅料的生产需要十几道工艺。要保证食品安全,哪个环节都不能疏忽。“企业经营合规也是如此。一个不起眼的疏漏,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丁浩宸说。

为进一步查清涉税管理上的漏洞,辽宁安井结合生产经营流程,详细梳理可能出现的涉税风险点,形成一份包含数十项风险的防范清单,主要包括农产品初加工与深加工的区分、研发费用归集、供应链合规溯源、收入与成本核算规范、税费优惠政策的精准适用等,全流程防控风险。同时,辽宁安井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团队,负责监督和管理企业税务合规事宜。

辽宁安井财务部负责人胡建新告诉记者,作为一家食品企业,这份清单几乎涵盖了食品生产的整个流程,而且会根据企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动态调整。“我们先理清合规管理风险清单,再根据清单排查潜在税务风险,确保税务合规管理有的放矢。”胡建新说。

依托企业合规管理风险清单,辽宁安井食品形成了“双向审核、定期体检、外部监督”的合规管理链条。在内部管控上,辽宁安井实行“财务+税务管理团队”双审制度,税务管理团队对照风险清单对每一项财务合同、数据、票据进行审核、查验。每个月在企业内部进行一次“体检”,结合税务部门提供的风险防范清单等工具开展税务健康自查。同时,企业每年还聘请外部涉税服务机构,对企业的经营业务进行税务预审和年审,及时发现涉税风险。“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真正有用的管理链条,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失。”丁浩宸说。

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

在采购主要原辅料环节,受季节等因素影响,肉类、鱼糜等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波动较大。

最初,辽宁安井财务人员凭经验采用加权平均法核算成本。加权平均法的计算,是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再用本月全部进货和上月存货的购买金额,除以这个权数。若以此方法核定农产品进项税额,无法准确反映库存实际采购价值,存在一定涉税风险。“虽然这样看起来比较省事,但农产品价格时有变化,企业税务处理也会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丁浩宸说。

了解这一情况后,国家税务总局台安县税务局干部来到辽宁安井,开展了一次入企调研。调研中,台安县税务局干部与辽宁安井财务人员一同,详细分析财务核算方式、库存成本结构等细节,建议辽宁安井参照先进先出法进行财务核算。先进先出法是以企业最近采购农产品单价作为期初库存的计价基础,按照购入或生产顺序进行成本核算。相比较而言,加权平均法计算的是一个平均成本,不能准确反映不同批次原辅料的价格。在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原辅料,更能符合实际情况,据此计算的税款也更加准确。

胡建新告诉记者,按照先进先出法核算原辅料,既能避免因成本核算不准确导致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出现问题,又能让企业按照采购时间顺序对库存进行管理,降低农产品易腐、易损带来的管理成本,还可以让财务部门更加合理地安排库存资金。自实行先进先出法财务核算以来,辽宁安井先后与300多家上游农产品供应商建立了稳定而规范的供应链条,采购成本降低了1.68%。

与上下游企业交流合规经验

前不久,辽宁安井组织周边及上下游企业开展税务合规交流会,共同总结企业合规管理过程中的得失。在这次会议上,丁浩宸分享了辽宁安井从企业自查到内外协同的涉税管理经验。

丁浩宸在分享时提到,今年1月,辽宁安井在月度税务体检中发现,财务人员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的计算口径掌握不详细,担心申报时有可能出现问题,便及时与台安县税务局进行了沟通。了解情况后,台安县税务局组织业务骨干到企业开展一对一辅导,详细讲解适用条件、计算口径,并现场辅导财务人员重新梳理账目。在税务干部的帮助下,潜在的税务风险得以及时化解。

辽宁安井的做法让上下游企业意识到,出现问题不要遮遮掩掩,而是要坦诚地与税务部门沟通,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