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宣布开庭!”法槌声在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人民法院响起,一场聚焦网络直播企业涉税风险的模拟庭审启幕。日前,在国家税务总局芜湖市税务局与市司法局联合主办的“法润江城·营商芜优”税收普法活动现场,全市9家网络直播公司(MCN机构)、12名网络主播及3家互联网平台企业的代表坐满了旁听席,共同参与这堂不一样的“税法课”。
“参加这次模拟庭审,更像看‘法治情景剧’。”芜湖小草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朱珍香说,“以前听政策宣讲,还需要花些时间去消化。这次模拟庭审把抽象条文变成鲜活案例,连公司新来的会计都能看明白。”本次的“模拟庭审”改变传统单向输出的普法模式,用“沉浸式体验+精准化指导”让纳税人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代入。
庭审以企业间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真实涉税案件为原型,由鸠江区人民法院刑庭法官邢丽芳,鸠江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裴琪琪,京衡(芜湖)律师事务所、深蓝律师事务所辩护律师汪燕燕、刘梦如本色演绎,鸠江区税务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税务干部张骏、邹宏庆出演被告人,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税务干部范鹏、芜湖漫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代表刘荣荣出演陪审员。证据质证、法庭辩论、当庭宣判等环节一一还原。公诉人展示了“企业进销项数据对比表”“资金流水异常凭证”。随后,审判长宣读“被告人因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30万元”的判决。这时,在场企业代表纷纷讨论起来。“以前觉得‘虚开发票’离我们很远,现在想想,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踩红线’。”芜湖颜智文化传媒工作室负责人高阳看着电子屏上的“证据链图谱”说,“以前觉得合规是抽象概念,现在才懂,每一张发票、每一次申报都需要重视。”
庭审落幕,“政策解读+互动答疑”环节紧接着登场,把实景体验延伸到实操层面。芜湖市税务局、司法局的业务骨干结合案例,针对网络直播行业高发、易发的涉税风险点,互联网平台企业扣缴申报、代办申报等事项进行解析,并现场回应企业疑问。
“我们平台主播收入类型多、来源杂,比如坑位费、打赏费、代言费等。相关涉税信息应该如何报送才能避免风险?”芜湖漫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刘荣荣提问。税务干部现场调出“主播收入报送图表”,用不同颜色标清分类汇总、报送时点等要点,并重点讲解了漏报如何补缴相关政策及操作。
本次参与模拟庭审的企业代表还共同签署了《芜湖市网络直播行业诚信纳税与合规经营承诺书》。“以前签这个像走流程,今天更像接了‘责任状’。”芜湖天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天鹏说,“我要把今天学的合规理念带回公司,从源头上杜绝风险。”
据统计,现场签署承诺书的12家企业覆盖全市绝大部分头部直播机构。芜湖税务部门通过“普法+监管”联动、“清单式”辅导,为这些企业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推动纸上承诺变为行动自觉。
安徽工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方永胜教授说:“‘体验+学习’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方式,能够让普法效果更扎实。”他特别提到,“税务干部现场演示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指南,正是当前互联网经济背景下企业急需的合规导航仪。”
“普法不是一阵风,应创新形式,常态化开展,让合规要求从纸面文字转变为企业可执行、可内化的行动准则。”芜湖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胡光烈说。据悉,该局正在把模拟庭审推向制造业、跨境贸易等重点行业,并计划推出“合规微课堂”,把高频问题整理成“一问一答手册”,让企业扫码就能看,随时能学、随地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