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税收共治强化监管优化服务

2025年09月23日 版次:05        作者:张永强

■专家视点

近年来,浙江省大力推进“数字化改革”,将建设“数字浙江”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浙江省税务部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出个人股权变更“一件事”改革,将原本分散在市场监管、税务两个部门的股权转让相关事项整合为“一件事”。通过流程再造、数据共享和部门协同,提升企业个人投资人办理股权变更业务的便利化水平,降低了企业的股权交易成本,优化了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政府职能转变的生动实践,对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具有积极意义。

一是全流程数字化整合提升服务效能。个人股权变更“一件事”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建立一表申报、数据共享机制。企业通过该功能仅需一次提交标准化电子材料,无需重复向两部门分别提交营业执照、身份证明等基础材料,系统即可自动分发,实现了股权转让业务“一网受理”,纳税人从“最少跑两次”到“一次都不跑”,简化了企业办事流程,减轻了纳税人办税负担,提升了服务效能。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服务理念的革新。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政务办理中材料重复提交、部门间信息壁垒等问题。

二是信息比对提升数据准确性。浙江省税务部门强化对基础数据的管理,通过数据比对、多方电子签名等方式,发现股权转让业务信息中存在的风险,并在事前、事中开展提醒,有效防范数据错误的风险。同时,针对原值核算,以每次股权转让的数据链条为基础,按照税法规定精准、快速地计算股权转让的原值,充分体现出“大数据+税收征管”‌的显著优势,为税务系统提供了可借鉴的数字化征管模式。

三是强化税收核验机制实现协同共治。个人股权变更“一件事”运用信息联动,以信息化手段实现自动校验,是实现股权变更登记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查验实施机制的创新实践。这体现了税收征管从传统人工核验向智能自动核验的转变。这种创新不仅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漏核、错核”问题,更体现了税收征管向“以数治税”的转型。

四是分类分级强化税收监管。浙江税务构建“人机结合+分级分类”模式,深化税收大数据应用,针对性打造风险管理机制,识别低价交易、平价交易等风险,并根据风险情况适用差异化审核流程。该模式从“粗放管理”向“以数治税”转变,提高了税收监管的精准度,实现了监管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股权变更业务‌法治化规范化‌运行,也体现了税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可复制的制度创新样本。

(作者系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