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税协作 利辛破解破产企业欠税难题

2025年09月23日 版次:07        作者:王婷婷 王雅月 安瑞文

安徽利辛县税务机关与法院建立协作机制,有效破解破产企业税务债权确认难、税款追缴难等“老大难”问题。

“又有200余万元破产企业欠缴税费款缴入国库了。”国家税务总局利辛县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玉鹏近日表示,法税协作机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辛县税务局已依托该机制追回多笔欠缴税费。

法院支持下的个案突破

现实中,企业破产常常存在税务债权确认难、税款追缴难、清偿争议多等“老大难”问题,利辛县也不例外。

2024年3月6日,利辛县税务局收到县人民法院发送的关于利辛县福惠实业开发有限公司破产清算债权申报通知及决定书、裁定书,但由于该企业存在长期不配合检查、隐匿土地信息、账簿大量缺失、被认定为非正常户后走逃失联、进入破产程序后企业人员下落不明等问题,涉及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及滞纳金的债权难以确认。

“该企业账目混乱、土地资产权属不清,通过常规征管手段向其追缴税款难以奏效。”利辛县税务局法制股股长郭慧慧说。面对困局,利辛县税务局积极向县人民法院说明情况,双方经研究决定组建联合专班解决税务债权确定难题。依托法院调取的破产管理人等资料,税务局工作人员通过实地核查及与法院人员联合研判,最终确认了该企业隐匿土地信息导致的欠缴税款及滞纳金数额。

2024年底,随着涉案土地被成功拍卖,571万元欠缴税费款和滞纳金全额入库。“这不仅挽回了企业可能流失的税费款,也使我们摸索出一条有效解决破产企业欠税难题的方法,那就是与法院协作。”郭慧慧说。

携手法院建立协作机制

“这起案件的成功执行让我们切实认识到深化与法院协同共治的重要性。”李玉鹏说,于是,利辛县税务局细致复盘案件,既系统总结成功经验,也梳理案件执行中暴露出的信息壁垒、协作流程不流畅等问题,就协同解决司法案件涉税难点积极与县人民法院沟通。

双方召开联席会议,围绕司法拍卖税费预审、破产债权确认与清偿顺位、争议处置等核心问题,深入探讨协作边界、权责划分与操作规范。经过多次商讨,双方于今年4月共同签署了《司法案件涉税事项协作备忘录》,搭建起法税强化企业破产领域协作机制。

据介绍,《司法案件涉税事项协作备忘录》签订后,为确保协作高效规范,双方又联合制定了《法税共治及信息共享操作规程》,明确了“一个部门对外,多部门内部流转”的标准化模式,即由法院执行局与税务局法制股专人对接有关信息;税务机关内部由法制股负责统筹协调,办税服务厅、税政股、收入核算股等部门负责政策审核把关、税费款申报、入库等事宜,内部全流程无缝衔接。

“通过规范司法拍卖税费预审、破产清算债权顺位协商、争议事项联合研判等具体举措,两部门搭建起企业破产领域的全链条税收共治体系。”利辛县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张文生说。

法税协作机制初见成效

随着该法税协作机制落地实施,一个又一个破产企业欠税难题得到解决。

比如,安徽某不锈钢有限公司因多种原因进入破产程序。截至被法院裁定受理破产当日,该企业已欠缴税费237万元、产生滞纳金49万元。利辛县税务局迅速与法院启动协作工作机制。

“根据法院协调提供的企业破产关键资料,我们迅速掌握企业的土地资产状况,精准测算出拍卖税费款。”利辛县税务局税政一股股长李硕说,企业前不久成功拍卖了相关资产,所欠237万元税费款很快缴入国库,相应的滞纳金正在执行中。可见,法税协作机制既促进了破产程序的推进,也保障了国家税款安全。

统计显示,法税协作机制运行以来,利辛县税务局已依托该机制高效办理涉税案件15起,成功追缴入库税费款近千万元。

“为推进法税协作机制高质高效运行,近期我们又与法院联合搭建了法税信息交换平台。”郭慧慧介绍,通过该平台,能够实现司法与税务数据实时互通。双方依托该平台可以更方便地研究解决难点问题,协作向更深层次迈进。

利辛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韦明柱表示,法税协作机制是利辛县税务局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实施税费征管“强基工程”的举措,利辛县税务局将进一步推进法税协作,并拓展税收共治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