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是个精细活,每个环节都不能放松”

2025年10月20日 版次:03        作者:王雪 陈磊

最近,2025年江苏省首批次新材料认定结果发布,江苏视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防蓝光单体镜片材料成功入选。视科新材公司是我国镜片材料行业的高科技企业,其自主研发的防蓝光单体材料近3年稳居国内市场占有率榜首、全球第二。

视科新材公司董事长王明华介绍企业发展经验时表示,除持续创新研发外,合规经营同样是企业行稳致远的支柱。“合规就好比做眼镜,是个精细活,每个环节都不能放松,最终的产品才能有效隔离99%以上的有害光源。”王明华说,深植于心的合规意识,是该公司从跟跑者一路成长为领跑者的重要密码。

构建覆盖全流程的内控体系

2013年,当国内镜片材料行业还在追逐“大而全”时,创业初期的王明华带领团队另辟蹊径,瞄准防蓝光这一细分赛道,最终攻克了蓝光精准吸收与变色材料协同作用的技术难题。如今,视科新材公司已成长为年产值超1亿元、集科研生产贸易于一体的行业龙头企业,拥有国内外发明专利102件。

企业稳健发展的核心支撑,在于其将合规标准深植运营全链条,构建起覆盖全流程的内控体系。

在制度构建上,视科新材公司让合规要求延伸到采购、生产、销售每一个环节。在此过程中,税务部门为企业提供了重要支持。该企业财务负责人孙维强介绍,在国家税务总局金湖县税务局建议下,企业建立了以“管理精英+外聘专家+财务骨干”为核心的税务管理组,税务部门根据企业具体运营流程,帮助税务管理组梳理各环节可能存在的涉税风险点。

以采购环节为例,企业在税务部门帮助下,制定了《资产采购管理办法》《供应商准入与评价规范》,从制度源头明确审核流程与筛选标准。“我们采购前会全网比价,合同审批、资产验收一环都不能少。”该公司采购部负责人胡琳说,正是这种闭环管理将合规理念落到了实处。

在流程设计上,视科新材公司全方位筑牢合规防线。“不相容岗位必须分开,从源头防范因权力集中导致的操作风险,确保业务数据真实可追溯。”据孙维强介绍,企业的出纳与会计岗位严格分离、定期对账,每笔流水都清晰可查。销售环节则形成“销售签合同、财务审回款、仓储凭单发货”的分工链条,确保销售业务真实发生。可返工产品单独登记,污染性废品委托专业公司处置,既符合环保法规,又符合税务规范要求。

在审批检查上,企业实行“授权审批+监督检查”双重机制。一方面,制定《权限管理办法》,明确职责范围及权限;另一方面,构建“业务部门定期自查、综合管理部与董事会二次评审、财务部协同外部审计定期审计”三重审核流程,形成“自查—复核—监督”的完整闭环。

在这套合规架构支撑下,视科新材公司连续7年获评A级纳税人,并凭借优质信用进入法国依视路、日本豪雅等国际知名镜片品牌的供应链。去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02.69万元,持续领跑行业。

强化研发费用核算管理

王明华说,持续的研发投入是企业保持技术创新领先的关键,而税务合规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重要支撑。据了解,近年来视科新材公司每年都会将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

对科技型企业而言,建立完善的研发费用核算体系,依法依规用好税费优惠政策,可以有效减轻研发压力。去年,在金湖县税务局辅导下,视科新材公司推出新举措,为研发费用精准归集提供支持。首先,企业设立了独立研发工厂与专属生产线,并配备专职研发团队,建立独立管理台账,研发人员仅专注于研发项目,不参与任何生产经营事务,形成物理边界清晰的研发区域。其次,企业再通过数字化管理,将研发全流程独立核算,从物料领用、工时记录到费用分摊,均与生产系统形成数据壁垒,增强研发数据的纯粹性和可追溯性,切实保障研发费用归集的准确性,为合规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提供支撑。

据了解,金湖县税务局还通过动态风险监测与精准预警,帮助企业在研发环节提升合规内控水平。例如,近期税务部门发现,该公司在研发期间产生的特殊收入未及时从已归集的研发费用中扣减,可能存在潜在风险,于是通过风险提示引导企业自查自纠。在税务部门提醒下,视科新材公司将研发过程中产生的废品销售收入及时从研发费用中扣减,确保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合规处理。

王明华说:“对企业而言,合规经营绝非束缚发展的负担,而是保障其稳健运营、持续向前的关键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