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应季水果的采摘季接近尾声,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城阳区税务局2025年“十所系百村 普法进千家”普法公益活动也即将结束。
城阳区8个街道全部为涉农街道,2024年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4%、位居青岛市第一,新增农业设施面积12万平方米,农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吸引游客增长70%,经营性收入过百万元的社区超过90%。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百花齐放相伴而生的,是经营者诉求更加多元、矛盾纠纷更加频繁等问题的逐渐显现。为此,从2024年开始,城阳区税务局联合城阳区司法局开展“十所系百村 普法进千家”普法公益活动,选聘10家专业能力强、认可程度高的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组成普法公益团队,依托“区—街道—片区—社区—网格”联动机制,开展普法公益活动,推动税收普法走进千家万户。
城阳区有大小樱桃采摘园百余个。普法团队第一站来到了樱桃主要产区之一的河崖社区,为“河崖社区税收法治角”揭牌,使税法宣传在乡村有了可靠的阵地依托。
“税收普法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村民往往对与自己相关的税法知识更感兴趣,普法必须围绕他们的生产生活展开。”城阳区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马伏龙表示,普法团队围绕樱桃种植、批发、销售、采摘等全过程的涉税事项,开展普法宣传,结合村民可能会遇到的发票开具、纳税申报、税收优惠政策享受等涉税费典型场景,讲清政策依据与操作流程。同时,普法团队还注重收集社情民意,解答涉税疑问,对于苗头性、倾向性的涉税争议,做到早发现、早引导、早化解。
活动开展以来,普法团队已走进近百个农村社区,化解涉税争议200余起,矛盾化解率达到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基层法治宣传教育,支持、指导和帮助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村民、居民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表达诉求、解决纠纷。我们联合区司法局发起‘十所系百村 普法进千家’普法公益活动,就是希望将税收法治服务送到乡村一线,送到群众家门口,让村民都沐浴法治阳光。”马伏龙表示,接下来,城阳区税务局将继续深度把税收普法融入地方发展大局,凝聚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社区网格员、乡村“法律明白人”等多方力量,助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