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未备案账户,封堵隐匿收入违法空间

2025年10月28日 版次:06        作者:国家税务总局淄博市税务局副局长 穆国庆

■税案评析

本案是一起较为典型的机动车检测企业隐匿收入逃税案件。涉案企业使用未向税务机关报备的银行账户收取并隐匿部分营业收入,采取账目做假、虚假申报方式逃避缴纳税款。本案的顺利查办为税务机关加强机动车检测行业税收监管提供了参考。

加强企业未备案账户管理,扩展收入渠道监管视角。本案中,涉案企业利用未在税务机关备案的银行账户收取、隐匿大量“扫码”业务收入逃避纳税。为加强机动车检测行业税收监管、有效防止类似违法情况发生,税务机关在日常管理中,除应加强机动车检测企业对公账户审核、备案等工作外,还应着重了解、掌握企业日常运营中“扫码”收费的渠道和方式,并将其纳入监管范围。主管税务部门可完善企业账户备案管理制度,要求企业将“扫码”收费的关联银行账户全部向税务机关申报备案。同时,税务机关可加强与银行等部门协作和信息联动,及时掌握企业银行账户开户、信息变更等动态,通过税收共治,消除管理盲点,进一步增强监管能力。

构建行业税收预警模型,提高风险识别精准度。结合机动车检测行业“业务数据可追溯,收费标准相对透明”的经营特点,税务机关可考虑建立完善行业税收风险分析模型,在其中设置企业所得税税负率、成本利润率、收入差异率和检测数量价格偏离度等预警指标。日常工作中,税务人员可综合交管、行业协会等部门获取的企业检测数量和行业收费均价等信息,使用风险模型定期对企业申报数据进行风险分析,如发现存在税负率和成本利润率异常、检测车辆数据偏离度较大等情况,迅速采取约谈、评估和风险核查等征管措施,以及时查处企业违法行为,防止税款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