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秋华,金桂飘香,第十二届乌镇戏剧节如期举办。自乌镇西栅大街走入西栅景区,穿过氤氲的桂花香气,印有“扶摇”二字的长幕跃入眼帘——这是本届戏剧节的主题,取自《庄子·逍遥游》,意为乘扶摇之风上旋,戏云攒动,翻腾不息。
小城故事:千年水乡的戏剧情缘
作为一座有着1300年历史的江南古镇,乌镇自古便与戏剧结缘。宋代时乌青镇(今乌镇)已设瓦子戏坊,《乌青镇志》载南瓦子“夜点红纱栀子灯,鼓乐歌笑至三更乃罢”,足见当年市井演艺的繁盛。清朝乾隆年间修建的西栅修真观古戏台至今犹在,戏台两边的楹联“锣鼓一场,唤醒人间春梦;宫商两音,传来天上神仙”仍在诉说着戏剧春秋。
2013年,古镇与戏剧的缘分有了新的延续——当年5月,陈向宏、黄磊、赖声川、孟京辉共同发起首届乌镇戏剧节。十二载耕耘,乌镇戏剧节从区域性文化活动稳步发展为国际戏剧盛会,每年汇聚五大洲的顶尖戏剧作品,成为吸引全球戏剧爱好者目光的艺术名片。
今年,第十二届戏剧节有来自10个国家的25部戏剧前沿佳作参演,共有71场演出。同期举办的古镇嘉年华,汇聚中外89个团队、117个节目,上演了一场情景交融的艺术盛会。
好戏登场:剧场内外的舞台
乌镇元宝湖畔,犹如并蒂莲的乌镇大剧院澄明生辉,德国导演卡琳·拜尔执导的开幕大剧《人类之城马拉松剧》五联剧在这里首演。这部鸿篇巨制将5个独立又互相关联的故事编织成一个完整的“宇宙”,在长达9小时的“观剧马拉松”中,观众仿佛重回古希腊,穿梭于神话与现实之间,见证七门之城的建立,目睹安提戈涅的牺牲,情不自禁为之心潮澎湃。
而乌镇戏剧节的魅力从不局限于剧场之内。从开幕当天起,西栅的石板路、石桥、水阁和街巷就变成了开放的“露天剧场”。古镇嘉年华呈现超过2000场演出,将戏剧“种”在了水乡的每个角落。走在古镇每个转角,都可能与艺术不期而遇。戏剧里的人走了出来,“小王子”和玫瑰踩着节拍翩翩舞蹈,高达10米的巡游巨兽俯身与游人击掌,环球中场秀磅礴的鼓点将人群点燃……戏剧发生在每一个可能发生的地方,古镇街头早已化作另一个舞台。嘉年华打破时空界限,将“戏”与“梦”的印记藏进小桥流水和乌篷船影里,艺术与生活在这里浑然相融。
税暖戏韵:文旅融合的支持
戏剧节中,整个小镇不只洋溢着艺术与生活融合的魅力,还呈现出税收政策对文化产业托举的底气。“2023年至今,我们累计享受了3400多万元留抵退税,让我们有底气升级剧场、引进好剧。”作为乌镇戏剧节主办地景区运营方的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谢小云向记者介绍,2024年乌镇戏剧节期间,乌镇景区实现营业收入5692.8万元,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更创造了单剧目1.539秒售罄的抢票纪录。
戏迷游人一扎堆,周边的烟火气也跟着浓起来,民宿满房,面馆排队,餐饮零售产业爆发式增长。这期间,国家税务总局桐乡市税务局乌镇税务所干部陈佳和许吉程走进小巷,为民宿老板送服务。为帮商户接住这波热度,他们走进街巷讲政策。“这里有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我们能清楚了解可以享受的优惠,经营更加心中有数。”经营民宿的张魏魏笑着说。不远处,税务宣传点互动问答正热闹——戏里的故事动人,戏外的“税知识”也分外鲜活。
暮色渐起,景区河道两岸灯火次第点亮,不远处的税务所里,灯光也亮起来。税务干部们把文艺创作与表演行业适用的税费支持政策、外聘演员劳务报酬个税代扣要点等分门别类梳理成清单,方便第二天现场为剧团、演员作讲解。此时,窗外明月皎皎,税护文艺的脚步仍未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