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17日启幕、将持续至11月27日的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以“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为宗旨,涵盖舞台演出、国际对话、惠民活动等八大板块内容,以丰富的艺术活动点亮上海这座时尚之都。
艺术节启幕当晚,上海大剧院座无虚席,上海昆剧团带来的《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以水袖翻飞的灵动、婉转悠扬的唱腔震撼全场。散场后,从苏州赶来的曲迷陈女士举着票根在剧院大厅打卡留影:“为了这场启幕演出,我提前3天订了剧场附近的酒店,‘演出+酒店’套餐可以享受联合折扣优惠。周末到了,看完演出正好去豫园逛逛。”陈女士的跨城艺术之旅,正是无数观众奔赴上海艺术节的缩影。艺术节,让每一位奔赴而来的艺术爱好者,在上海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栖所”,感受到文化的共鸣。
带来文化共鸣的,不只是中国戏曲的水墨韵律。在此次艺术节的129场主要演出中,境外项目占比超六成。上海国际舞蹈中心里,西班牙国家舞蹈团《堂·吉诃德》的弗拉门戈舞步点燃观众的热情,舞步的踢踏声与乐队的吉他旋律精准契合,女主角快速旋转,层叠的裙摆划出金色弧线,当“梦幻花园”场景呈现时,观众的欢呼声也随之而起。
多元艺术汇聚于此,创作、展览和国内外交流,让这里成为全球艺术资源双向流动的窗口。据介绍,此次艺术节吸引了来自全球约500家专业机构、2000名业界代表参与。国际演艺的汇聚不仅为人们奉上一场“艺术的盛会”,也进一步放大了文化消费的效应,并带动多种消费形成火热之势。
走出剧场,“艺术天空”惠民活动以“没有围墙的剧院”之名,遍布城市各个角落。艺术节以票根经济为纽带,既为观众送上“演出+旅游”“资讯+优惠”的便捷体验,还推出食宿行消费“组合拳”,并与进博会、上海旅游节、秋约魔都美术季等活动实现“节节联动”,创新推出“演展联票”机制。观众循着活动线索,可解锁上海“水岸、绿地、商圈、遗址”的多元打开方式,完成从“看一场演出”到“游一座城市”的体验升级,让艺术消费真正走进寻常生活,激活消费潜力,使艺术节真正成为大众的节日。
艺术节期间,当地税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针对文旅业经营户、艺术周边销售商等群体,围绕其需求及多场景消费特点,有针对性地讲解餐饮和文创等消费、团购优惠促销活动适用的税收政策,做好发票申领、涉税申报等服务,帮助商户便捷享受税收优惠,进一步激发了商户参与艺术消费生态构建的积极性,形成“观众得实惠、商户增活力、城市聚人气”的良性循环。数据显示,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主办地的上海市黄浦区,2025年以来,文化艺术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7%,其中文艺创作与表演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3%。
文化的温度与经济的热度,正在这座城市的金秋里深度融合,并将继续为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与亚洲演艺之都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