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南边疆找到热爱

2025年10月29日 版次:06        作者:杨运峰

9年前,当我背着行囊踏上广西东兴市这片土地时,还不知道这趟跨越2000多公里的旅程会给我带来什么。当时的我,还只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满脑子问号的山东小伙。

东兴市是祖国南疆的一座边境城市,与越南山水相连,也是我国海岸线和陆地边境线相交的地方。临行前,母亲曾向我念叨:“跑那么远去干什么?”其实最初我也答不上来。但后来,在这里工作、生活的日日夜夜,让我逐渐找到了答案。

到东兴前,曾听说这里有边陲“小香港”之称,见面后却发现与预期的有些落差。每天的工作也与想象的不同。我以为的税收工作,是高大上的政策研究和复杂的计统分析,但现实却是每天在办税服务厅里,为纳税人缴费人解答涉税疑问,重复的流程、琐碎的细节,让我感到了迷茫。

转机来自一位戴斗笠的京族大爷。一天,这位大爷来到办税服务厅,问我能否为他售卖海鸭蛋所得的700元开具发票。手续办结后,大爷对我说:“我住在万尾岛,离市区很远,那里好多人都不懂怎么开发票,您能抽空去给大家讲讲吗?”

望着大爷质朴的面庞,我的心里一下子受到了触动。后来,我和同事展开调查,了解到东兴市的巫头岛、万尾岛、山心岛聚居了大量京族群众,他们对税费政策的了解较少。于是,2021年在局领导的支持下,我们组建“京族税收服务志愿队”,在这三座岛屿设立了便民服务点。看到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办好开票业务时,我真切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所在。那一刻我明白了,税务工作真正的“高大上”,不在于工作表面的光鲜,而在于用自己的专业为纳税人缴费人解决实际问题。

来到东兴后,我慢慢读懂了税务工作的重要意义,也渐渐有了目标——扎根这片南疆热土,全心全意为纳税人缴费人做好服务,用行动守护边境税收的平稳运行。

2022年,我开始担任东兴市税务局办税服务厅负责人。那一年,恰逢东兴“一口岸多通道”大通关模式全面建成,互市区实现货物全通道、全种类恢复通关,旅检通道也同步开放。坚实的硬件支撑让中越边境百姓贸易交流增多,但与此同时,办税服务厅的工作压力也随之陡增,发票代开量增加、边民实名认证频次加大。那段时间,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提高全市发票的代开速度。后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指导下,我们推出“一表集成、一人验证、一键确认”的发票代开机制,在广西率先实现电子普通发票自动批量代开,有效降低了征纳双方的办税成本。

经历了这场攻坚战,我的目标也愈发清晰:“守好边、收好税”。

今年6月,我开始担任东兴市税务局副局长。如今,随着沿边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东兴市已成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和窗口,我将继续把青春和汗水浇灌在这片热土上。

(作者:国家税务总局东兴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