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今年95岁,饮食起居仍然能够自理,这让我感到了莫大的欣慰。母亲虽不识字,却有一套自己的养生方法。
“每天适量动一动,肠胃消化有力道。”这是进入耄耋之年后的母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从少年时代开始,母亲就用劳动甚至是强劳动来完成自己每天的“动一动”。母亲16岁那年,外公因病去世,外婆又是一个残疾人,干不了重活,作为家中长女的母亲,自然就扛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母亲起早贪黑地干农活,帮助外婆照看3个年幼的、最小才8岁的弟妹。生活的艰难,磨砺了她不怕困难的意志和品质。
母亲与父亲结缘后,我们兄弟4个相继出生。由于父亲长年在外地工作,母亲既当爹又当妈,这之外她还要参加生产队劳动,每天超负荷的劳动强度,常人难以想象。为了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那时每年一到秋季,母亲就要进行家庭搓绳副业,为了赶工期进度,常独自忙到深夜。
一路走来,母亲虽经历了不少坎坷,生性坚韧的她却从未抱怨过生活的艰辛。母亲40岁时,进了当时的乡办纺织厂工作,不会骑自行车的她,每天都要步行一个多小时上班。60多岁了,她还坚持种植生产队的责任田。到70多岁时,她的视力开始模糊,做事全靠双手摸索着完成,但她从未因此停止下地劳作。82岁那年,母亲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农村,来到城镇生活。虽然没有了田间劳作,但她仍用步行的方式,坚持每天的“动一动”,每天下楼绕着新居楼房步行至全身微微发汗为止。90岁以后,母亲下楼的次数少了,但仍坚持在室内走动,走累了就到床上躺一会儿,休息好了再起来走,每天都要反复好多遍。我想,母亲的适量“好动”,或许正是她长寿的主要因素之一。
“再好的东西也不能多吃。”这是母亲在饮食上始终坚持的一条雷打不动的原则。逢年过节菜多,母亲每样都吃一点,从不多吃。她不挑食,还爱吃蔬菜,清淡可口是她在饮食口味上的唯一要求。均衡合理的饮食,或许是母亲长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母亲从中年饱受眼病折磨,直至80多岁失明,但她始终以一颗平常心坦然面对,并从中学会了与疾病“和平共处”。虽然这给她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但她凭借顽强的毅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母亲常说,太阳一定会从家门前过,乌云终究不会遮住太阳。我想,正是母亲乐观面对困难的良好心态,为她赢得了生活的从容与安然。
重阳之际,衷心祝愿母亲健康长乐,也愿天下老人如红霞满天,福寿绵长。
(作者:国家税务总局南通市通州区税务局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