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税务给政策执行装上“智慧芯”

2025年10月31日 版次:02        作者:本报记者 叶生成

针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过程中暴露出的研发活动界定模糊、费用归集偏差、委托研发造假等核心风险点,今年3月,福建省税务部门创新推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与风险管理智控体系——“研税通”,并在国家税务总局龙岩市税务局进行试点。该智控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风险的事前精准研判、事中智能纠偏、事后动态扫描,有效提升税务部门政策适用核查工作水平,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红利。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龙岩市税务局共核查和辅导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企业148户次,调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金额11.52亿元,确认风险税款1.05亿元,实现税务合规、企业发展的双赢。

事前精准引导:分级辅导防风险

因为对政策理解不准确,福龙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政策适用过程中,出现了申报人员与立项名单不一致的情况。税务部门借助“研税通”识别发现后及时开展辅导,帮助企业建立工时分配表和人员变更台账,确保合规享受优惠。

“经过事前的精准辅导,税务干部把台账怎么建、凭证怎么贴都讲得明明白白,帮我们及时消除涉税风险点,我们心里更踏实了。”福龙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廖建和说。

据介绍,“研税通”通过动态信用评价和跨部门数据协同,实现分级分类服务。对信用良好、管理规范的“白名单”企业实行柔性服务,最大限度减少打扰。对存在不规范之处的企业或信用等级为中等的企业,变事后纠错为事前引导,联合科技部门在研发立项前及时介入,明晰技术路线;在费用申报前开放预填报系统,帮助企业明确研发费用归集边界,实现差异化精准服务与高效监管的有机结合。

此外,“研税通”还打通了税务、科技、知识产权等部门的数据壁垒,推出“税政企”三方联合预审平台,满足了企业在开展研发活动之前查询合规标准、申请技术预审的需求。受益于此,福建强纶新材料公司在研发项目立项前即向科技部门提交方案,并获得初步认定,税务部门同步测算可享受的优惠额度,助力企业提前规划。

事中智能监测:模型预警及时纠偏

龙岩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借助“研税通”智控体系,依托各类智能风险识别模型,结合人工复核,税务部门可对企业申报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疑点,辅导企业纠偏改错,防范风险。

以“风险防控慧盾体系”核心模块下的“研发—生产”图谱监测模型为例,“研税通”依托该模型,可通过行业数据比对精准识别研发活动异常。福建国福中亚电气机械有限公司“直接投入费用占比”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异常就是这样发现的。

“研税通”提示该异常后,税务干部经过人工复核发现,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企业未及时冲减已销售研发样品的材料费用。随即,税务干部辅导企业调整账目,帮助企业避免产生滞纳金,同时防范信用风险。“如果没有系统提示,我们可能事后才察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上的问题,那对后期政策享受的影响就大了。”企业财务负责人陈娟表示。

据统计,在2025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龙岩市税务局通过“研税通”事中监测机制,帮助企业纠正申报偏差56次,有效保障政策准确落实。福建省税务局“研税通”项目组成员朱方杰表示,这种“模型监测+人工复核+政策辅导”的模式,将合规管理深度嵌入申报全流程,推动企业“主动合规”,显著提升了税收遵从度,降低了涉税风险。

事后跟踪服务:长效辅导促合规

“研税通”的功能不止于对申报数据的核查。该系统还可通过定期筛查、专项辅导和持续跟踪,帮助企业构建内控机制,提升合规管理水平,护航企业持续创新。

实践中,税务部门通过集成“产业集群通用指标+子行业特色指标”,分层分类开展风险识别,量化形成覆盖创新能力、合规水平等内容的标准化指标评价体系,评价结果定期向企业反馈,帮助企业精准弥补自身研发活动管理短板。

福建侨龙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近3年研发投入累计达6700余万元。受益于“研税通”构建的全周期追踪模型,企业可实时比对项目进度、费用和成果,并以研发投入占比波动为参考指标开展风险扫描,助力企业合规推进研发项目。

“以前我们对重点项目进行合规性自检时,很耗时又很担心有疏漏,现在‘研税通’能及时提醒要点,让我们省了不少心,创新动能持续增强。”侨龙应急财务负责人麻淑珍说,企业自主研发的“龙吸水”等高端应急产品填补了国内应急装备领域的空白,目前已获得授权专利324项(含发明专利46项)。

“‘研税通’系统为我们量身定制研发费用监管方案,让我们搞建材烟气治理研发特别省心!”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炜说,针对企业产业特性,“研税通”为其量身定制“1+X”服务方案,通过风险清单、专家指导、三年追踪台账等举措,帮助企业合规推进研发。

福建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福建税务将在全省推广“研税通”的经验做法,让更多企业放心搞研发、大胆去创新,更好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