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稽查作为税收监管的“最后一道防线”,主要涉及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个环节。在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建设中,税务稽查工作如何“强基”?结合工作实际,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将着眼点放在了案源管理上。
“案源管理是税务稽查工作的核心环节,贯穿于整个稽查流程,是确保案件检查、审理、执行质量与效率的关键。”北京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党委书记、局长田基平说。该局通过狠抓案源管理,原来的一些痛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案件查办效率明显提升。仅今年以来,已累计清欠税款1.9亿元,积案清理率同比提升11%。
开放式研判,选案更加精准
近年来,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涉税违法活动日益呈现出跨区域作案、团伙作案和违法手段更加隐蔽等新特点。据统计,北京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每月接收协查、风险推送、举报等各类涉税违法线索近1600条。“我们全局仅有在职干部160多人,若仅靠案源管理部门筛选案源,很容易出现方向偏差,必须做出改变。”田基平表示。
北京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案源管理科科长李楠楠介绍,面对“人少事多”的现状,为提高案源质量,他们积极整合纵向信息和横向信息,坚持全面考量和重点分析相结合,构建起“案源部门牵头+多部门参与”的集体研讨机制。通过适时召开案源线索研判会,组织检查、审理部门的业务骨干共同参与,对重点案源深入分析,对关键线索“精准画像”,最终形成务实管用的案源靶向清单,为后续检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比如,在利用某批次风险模型筛选案源时,北京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干部主动对接选案部门,详细了解模型的取数规则与指标逻辑。经了解,该模型针对的风险是:企业享受软件行业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后,未将退税额计入收入总额,从而少缴企业所得税。其取数规则为:“增值税申报表即征即退税额-企业所得税申报表营业外收入”大于零就会提示风险。该局案源管理科分析发现,所筛选部分企业实际将即征即退税额填入利润表的“其他收益”项目中,建议模型增加调取利润表“其他收益”数据,以提升选案精准度。“通过深入分析研判,既能避免误伤合法企业,又可以让稽查力量精准投向高风险领域。”李楠楠说。
全过程监督,办案进度“晒在阳光下”
案源确定了,如果久拖不结,不仅影响企业经营,而且可能滋生执法风险。“为落实税务总局‘效能稽查’的要求,我们通过‘双周推进+月度通报’的案件推进会机制,把办案进度‘晒在阳光下’。”田基平说。
据悉,双周推进会由局领导主持,检查、案源、审理等部门参加。会上,由案源管理部门系统分析案件清单,统筹安排积案、重点案件、类案及大额欠税案件汇报。各检查组逐一汇报在办案件进度、难点及下一步计划。局领导现场协调开展跨部门协作,对进度滞后案件明确整改时限,推动一般案件“快查快结”、重点案件“查深查透”。同时,跟踪在执行案件的执行进度,督促税款、罚款及时入库,避免“怠于执行”,也为审理部门掌握类案情况、推进“类案同判”奠定了基础。
在月度通报会上,案源管理部门汇总上月案件查办数据,重点通报“黄色超期案件(超过6个月未查结)数量”“红色积案(达到年度积案标准)清理进度”和“查补入库金额”,并将通报结果与季度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引导检查部门提升办案效率。
据北京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检查三科科长刘铮介绍,在办理某高收入个人隐匿收入偷逃税要案时,因被查对象拒不配合、不提供账簿,再加上专案组人员力量有限,案件一度难以推进。在双周推进会上,专案组把遇到的难题作了汇报,与会人员集体分析讨论,形成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最终推动案件顺利查办,确保了税款及时入库。
在严格把控案件进度的同时,北京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还从党支部纪检委员中选派随案监督员,每月按不低于在办案件5%的比例随机选取监督对象。监督员不干预具体办案,但全程参与检查、审理关键流程,形成《随案监督工作底稿》存档,对轻微问题当场督促整改,对苗头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截至目前,已开展随案监督99户次,案件查办程序规范度显著提升。
北京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案源管理科副科长兰亚光介绍,为严控案源处理风险,该局打破“单一部门决策”模式,将集体审议作为必经程序,实现“多方把关、合规审核”。案源管理集体审议会由局领导主持,案源、检查、审理和纪检部门共同参与,经办人详细说明处理理由及佐证材料,各部门充分发表意见后集体研究确定结果,所有材料单独归档,确保全程“可核查、可追溯”。截至目前,该局已审议案源771件次,实现“应审尽审”,从源头遏制“有案不立”风险,切实增强守法纳税人经营安全感。
转化成果,建立“双向反馈”机制
在稽查工作中,案源处理不是终点,通过严格审核与结果反馈,实现“以查促管”才是最终目的。
在成果转化方面,北京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建立“双向反馈”机制。向上级稽查部门定期汇报案源查处情况及典型案例,为统筹稽查任务提供参考;向数风部门反馈每批次案源查处结果及风控建议;向征管部门推送查处中发现的征管薄弱环节及改进建议,推动其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减少基层税务干部违法空间、降低企业的合规成本。
比如,该局对已查办的多起主播、网红等高收入个人偷税案件深度复盘,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加强对高收入个人监管的稽查建议》,系统梳理了高收入群体常见的偷税手法,并结合案件特点研提多项监管措施。建议推送至辖区征管局后,得到积极响应与反馈,为推进区域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田基平表示,实践证明,通过强化案源全过程管理,全局立案更精准、结案更高效、积案存量持续缩减。这不仅大幅提升了稽查执法质效,实现了对税收风险的精准识别与快速处置,更有效维护了经济运行秩序,营造了公平有序的税收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