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向G20提交专项报告:

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项目取得成效

2025年10月31日 版次:08        作者:郭佳音

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向二十国集团(G20)提交的专项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项目(BEPS)在过去十年间取得显著成效,在遏制跨国企业逃税避税等方面发挥一定作用,全球税收治理体系得以重塑。

报告指出,传统的国际税收规则已难以适应全球化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跨国企业利润与实质经济活动所在地严重脱节。为应对这一挑战,OECD与G20在2015年一同推出了BEPS“一揽子方案”,包含15项具体行动计划。随后,拥有超过145个成员辖区的“BEPS包容性框架”成立,致力于修复国际税收体系漏洞。

报告归纳总结了4项须由全球一同实施的“最低标准”所取得的成果,分别是打击有害税收实践、防止税收协定滥用、国别报告、改进争议解决机制。其中,在打击有害税收实践方面,全球超过300项税收优惠制度被审查,绝大多数存在BEPS风险的制度已被修订或废止。在防止税收协定滥用方面,超过95%的相关税收协定已符合新标准,有效遏制了滥用税收协定进行避税的行为。在国别报告方面,近120个辖区已立法要求大型跨国企业提交国别报告,覆盖了全球98%的对外投资,为税收征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透明度。在改进争议解决机制方面,超过500个税收协定已纳入更有效的争议解决条款,使跨境税收争议解决更及时、高效。

除4项“最低标准”外,BEPS的其他行动计划同样获得广泛实施并产生一定影响,一同构筑起全球反避税防线。例如,在受控外国公司规则成效方面,截至2025年,已有56个辖区实施了与该行动一致的受控外国公司规则,这些规则覆盖了全球78%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利息扣除限制规则方面,截至2025年,已有87个包容性框架成员辖区采用了与其一致的利息扣除限制规则,其中包括40个中低收入国家。这些规则共同覆盖了全球GDP的90%,有力打击了利用债务融资进行税基侵蚀的手段。

报告还通过一系列经济数据证明了BEPS改革的积极影响。在利润回归实质方面,跨国企业在投资中心的“利润与员工比率”在过去几年下降27%,这表明利润与经营实体正在更好地匹配。企业利润对税率差异的感知度相较于2015年前下降约12%—40%,这说明税收对跨国公司利润所在地的影响明显减弱。

同时,报告也承认,尽管过去十年里取得一定成绩,挑战依然存在。例如,如何降低BEPS规则的复杂性、如何解决数据缺口等问题仍需关注。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