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优秀案例中,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黄河公司)《特色帮扶促团结 绿色发展绘蓝图》案例,成功入选“推动共建共享”领域优秀案例,充分展现了其在融合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
“融合是黄河公司的发展之本。其中,业财融合作为公司融合发展的重要方面,对推动公司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河公司计划财务部主任穆义表示,通过将业财融合深度嵌入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公司构建了“合规—增效—反哺”的良性循环机制,显著提升了管理效能和价值创造能力。
坚持业财融合理念,打造三维合规联防机制
青海被誉为“中华水塔”,孕育了黄河、长江、澜沧江等诸多大江大河。其中,黄河上游水电资源尤为丰富,理论蕴藏量达2187万千瓦,是我国的重要水电基地之一。除丰富的水力资源外,青海还是太阳能资源的“聚宝盆”,被认为是发展光伏产业的理想之地。
走进黄河公司西宁分公司办公大楼一楼的企业展馆,新能源装机达到1915万千瓦、水电装机1314万千瓦、清洁能源总装机规模占比达92.5%……一组组数据展现了黄河公司赋能青海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的新成就。
“企业竞争力的衡量指标是多维度、多层次的,但核心在于价值创造能力。”穆义介绍,黄河公司依黄河而生、依青海而长,其发展实践正是将青海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生动体现。与之相对应的是,公司的财税管理也秉持业财融合理念,努力实现从“会计核算型”向“价值创造型”的根本转变。
具体实操中,黄河公司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设立计划财务部,下设综合计划、统计分析等5个专业模块,配备资深财务专家团队,强化决策支撑、资源配置、合规监督三大核心职能,形成了贯穿战略规划、预算管控、基建财务的业财融合管理体系。
以大型水电站建设项目为例,计划财务部对项目实施全周期合规穿透管理。在项目筹备阶段,依据《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开展政策红线审查,同步通过财务模型量化投资风险与收益曲线;在项目建设阶段,植入嵌入式审计规则与税务票款一致性校验机制,联动业务部门动态管控58项成本节点;在项目建设后期,引入第三方合规审计,精准核验资产价值,确保全流程符合国资监管要求。在这个过程中,黄河公司还专门建立审核监管机制,贯通税收合规审查与风险防控全流程,通过政策、业务、财务的三维合规联防,黄河公司目前已实现单个项目投资风险大幅降低。
构建三位一体财税管理体系,支持业务落地
理念引领方向,体系承载实践。在业财融合理念指引下,黄河公司构建了三位一体财税管理体系,将财税合规嵌入生产经营全流程。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黄河公司计划财务部副主任王发鹏介绍,黄河公司建立了“战略财务+共享财务+业务财务”协同运作的财务管理体系,计划财务部作为战略财务核心,负责财税规范制定与风险管控,共享财务处承担标准化执行职能,业务财务处则具体负责纳税申报、税企沟通及优惠政策落实等日常税务管理,通过明确分工与高效协同,实现了从战略管控到业务落地的全流程财税管理,既确保集团层面的风险防控,又提升了税务执行效率。
在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记者看到,广袤的光伏矩阵在阳光下泛着蔚蓝光芒,光伏板间可见成群的“光伏羊”悠闲觅食。这里坐落着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的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水光互补发电站。
王发鹏告诉记者,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达85万千瓦,自2014年投运以来累计发电15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9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501万吨。“在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和运维过程中,三位一体财税管理体系在风险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王发鹏说。
王发鹏进一步介绍,在项目建设前期,计划财务部立足战略高度,制定财务预算框架和税收风险防控方案,明确成本控制目标和税收优惠享受方向;建设过程中,共享财务处严格把控每笔支出的合规性,实时完成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透明;业务财务处则主动对接税务部门,及时掌握政策动态,保障项目充分享受税收优惠。“这种高效协同的管理模式,使项目在成本控制、资金管理和税务合规方面成效显著,为项目顺利实施和稳定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王发鹏说。
“得益于这套完善的财税管理体系,我们已连续十年被评为A级纳税人。”穆义介绍,纳税信用“十连A”的荣誉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商业信誉,更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黄河公司在银行贷款审批、政府项目投标等方面获得优先支持,并优先获得各类财政补贴支持。
近3年来,公司累计享受西部大开发等所得税优惠15亿元,获得增值税留抵退税25亿元。“我们始终坚持将政策红利精准投入关键领域,直接转化为企业的发展动能,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扶持当地就业提供有力支撑。”穆义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黄河公司紧抓黄河上游水电开发、西电东送和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已在黄河上游流域成功建成班多、龙羊峡、拉西瓦等17座梯级水电站。在产业布局方面,黄河公司已形成“电力+新材料+新能源”的多元化发展格局,构建了从多晶硅生产到组件回收的完整光伏产业链。
推动财税数智化转型,确保税务决策科学化
在黄河公司计划财务部的智能监控大屏上,鲜活的资金流正沿着采购至回款全链条实时流转。计划财务部共享中心主任段冬梅告诉记者,黄河公司业财融合的深化与财税合规体系的建立,背后均以财税数智化转型为支撑。
近年来,黄河公司主动适应税费征管要求,以业财融合和财税合规管理体系为依托,持续推进财税数智化转型,搭建了业财税一体化共享平台,实现“票、账、表、钱、税”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公司构建的数字化三级税务管控体系自动匹配62项税费政策,可实时拦截异常发票并开展溯源分析,以98%自动化计税申报和412条风控规则推动税务决策科学化,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预。
段冬梅介绍,目前,黄河公司在财税数智化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业财双向赋能生态:业务部门可实时调用财务参数辅助决策,财务部门可依托系统及时生成税务合规方案,驱动黄河公司近3年合规成本下降45%,政策响应效率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