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一园 寇红 通讯员徐懿钕 王浙银)“以前人工核验一笔土地出让费源数据,要逐行比对合同条款,核对近30项信息,初核、复核加起来至少花30分钟。现在打开系统点一下‘自动校验’,几秒钟就能完成,还能自动标出异常,效率大大提升。”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社保非税科干部唐婕在操作“土地出让收入智能辅助核验”系统时,直观感受到了智能核验功能带来的改变。
为破解土地出让收入核验“耗时长、易出错、压力大”的难题,宁波市税务局依托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契机,推动构建标准化、自动化的土地出让收入核验流程。该局首先制定《土地出让收入费源信息数据质量标准》,将分散在征管制度中的核验要求,系统转化为67项具体数据校验规则,涵盖数据完整性、准确性、逻辑性三大维度,将44项规则嵌入信息系统。在接收费源数据时,系统开启风险扫描,对发现的风险通过弹窗进行预警,并标注错误类型和整改建议。
“智能核验不是简单替代人工,而是给基层干部配了智能助手。”宁波市税务局非税收入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该系统上线后基层“双岗双核”工作效率显著提升,整体提速约50%。下一步,宁波市税务部门还将根据土地出让收入业务规则,把更多业务场景纳入智能核验范围,持续扩充规则库,让智能助手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