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海南省税务部门通过推行“一站办结、一次不跑、一键解读、一网管控”等“非接触式”办税模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发力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办国办复工复产调研海南组在海口调研时表示,优惠政策落实给力、“非接触式”办税添力、数据服务大局尽力,整体工作取得实效。
即时减免渡难关
受疫情影响,琼海市皇马假日酒店客流量大大减少。正当企业对经营情况感到担忧时,他们接到了国家税务总局琼海市税务局的提醒电话,根据最新政策该酒店自今年1月1日开始可享受免征增值税还有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优惠政策,第一季度酒店至少能享受税收减免19万余元。
为帮助中小企业共克时艰,中央和海南省先后出台多项税收优惠政策。海南省税务部门对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新政惠及的企业进行“一对一”“点对点”的精准辅导,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政策红利。
海南逸盛石化有限公司是国内大型PTA和PET生产企业,为下游防疫物资企业提供原材料。前不久该企业办理的出口退(免)税申报合计免抵退税额580余万元,第二天就全部审核完毕,为企业全力投入生产解决了后顾之忧。
“税务部门的服务既有速度又有温度,上班第一天就主动联系我们,在网上对我们开展‘一对一’服务,指定专人为我们开通了绿色通道,让我们感觉很暖心。”公司财务总监龚艳红说。
办税“不见面”安全又方便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各地办税需求明显增加。海南省税务局推行“一站办结、一次不跑、一键解读、一网管控”等“非接触式”办税模式,实现更多业务从线下向线上转移,让疫情防控和办税缴费“两不误”。
海南易顺达航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电商平台运营企业,复工复产后发票领用数量大幅增加并要提高发票开具限额。洋浦经济开发区税务局了解情况后,及时通过“不见面”的网络审批形式成功帮企业办理好相关业务。企业财务负责人金茂春说,税务部门还免费邮寄发票,充分保障了办税人员的安全。
据统计,2月1日~3月17日,海南省纳税人通过电子税务局共办理业务90万笔。
中办国办复工复产调研海南组相关组员表示,疫情期间,海南税务部门动脑筋、想办法推动国家减免税政策落实落地。下一步要持续精准施策,为经济社会发展尽快重回正轨创造条件。
大数据服务提质增效
在精准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海南税务部门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等优势,帮助企业解决原材料短缺、生产困难等问题,为企业复产、稳产提供精准的税收支持。
在三亚,当地税务局聚焦房地产业、旅游业等重点产业,依托税收大数据,深入开展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分析,切实掌握全市各区房地产项目复工复产进度,逐一联络确有困难的企业,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
保利(三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近期资金较为紧张。三亚市税务局了解到企业诉求后,迅速与企业对接,妥善办理税款延期申报1100万元,为企业周转资金、复工复产提供支持。
同时,海南省税务部门发挥与企业联系紧密,掌握产业链上下游数据的工作优势,充分利用大数据检索,助力企业加强供需对接。此外,还帮助用工重点企业联系辖区内劳动密集型企业,协助调配因停产、减员等原因待业的工人复产,为企业恢复生产经营提供服务。
海南省税务局税收经济分析处处长陈在益表示,税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优化完善数据分析运用模型,提高征管质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财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