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蓝、绿、粉4款印有税精灵形象的抑菌皂,是上海市税务部门为今年税收宣传月推出的纪念品。3月中下旬,收到厂商送来的样品时,“税精灵妈妈”——上海市税务局办公室税务干部朱礼庆,迫不及待地发了一条朋友圈分享,引来诸多点赞和评论。
据朱礼庆介绍,今年税精灵形象10岁了,也是税精灵连续第9年在税宣月推出纪念品,为上海市税务部门的宣传活动“代言”。从屏幕里的卡通形象,到上海市税务部门税宣活动不可或缺的“招牌”,现实生活中具体可感、可用的物件,10年间,“单薄”的税精灵逐渐成长为集税宣动漫、税宣活动和税宣纪念品于一体的“立体化”传播矩阵。从无到有,从“单薄”到“立体”,从单一到多元,税精灵的税宣养成路,也是上海税务部门在税宣工作中的摸索路。
按照惯例,税精灵纪念品的制作是在上一年9月开始。“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背景,我们在构思时优先考虑防疫相关的产品,比如口罩、洗手液和肥皂等。”新产品设计延续了推出税精灵纪念品时一贯的实用理念,朱礼庆说:“最后我们选择了抑菌皂,既契合了防疫的需求,也是人们生活中常用到的物件。‘实用’的税宣可以走进纳税人的日常生活,走进纳税人的心里。”
设计理念初步通过后,朱礼庆开始着手联系合作厂商。“第一个蹦到我脑子里的是上海制皂厂,最后确定下来的也是上海制皂厂。”朱礼庆说。上海制皂厂创建于1923年,推出了蜂花、扇牌和上海药皂等知名品牌。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朱礼庆对本土老字号企业有自己的理解,她说:“本土老字号企业带有一座城市的印迹,对生活在当地的纳税人来说,具有天然的亲近感。就像税宣一样,不同地方特色不同,有亲近感的税宣能更好地走进纳税人心里,让纳税人感受到‘纳税服务就在你身边’。”
“纳税服务就在你身边”,在4款抑菌皂上也印有相同的字样。“这是税精灵设计之初就定下来的标语。”朱礼庆回忆道。10年前,税务部门就有很多纳税服务渠道,就在纳税人身边,但是很多纳税人并不是很了解。“如果用可爱形象的卡通代言人来对这些渠道进行拟人化表达和传播,是不是能更好地帮助纳税人了解税务部门的多样化服务渠道,感受到纳税服务就在身边的温暖?”朱礼庆想。
在与专业制作团队联系沟通后,上海税务部门制作出如今人们看到的税精灵家族。“红的是网站精灵、蓝的是大厅精灵、绿的是热线精灵,粉的是微信精灵(原微博税精灵)。”朱礼庆介绍道,蓝色的大厅税精灵,头顶天线是简化的税徽形状,戴着眼镜,象征着办税服务厅里“税务蓝”的服务全面细致,体现的是面对面的纳税服务;红色的网站税精灵,头顶天线是寓意着互联网的字符“e”,戴着很酷的红色墨镜,体现的是看得到的纳税服务;绿色的热线税精灵,头顶天线是简化的电话符号,戴着耳麦,整体形象是客服工作人员的装扮,有问必答,体现的是听得到的纳税服务;粉色的微信税精灵,由微博税精灵改名而来,头顶天线是“@”字符的形状,体现的是一对一在线沟通,@得到的纳税服务。
童话故事里,精灵小巧可爱,常出现在身边为人排忧解难,而朱礼庆想到的更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贴近:“纳税服务不仅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看得到的、听得到的和@得到的。”
2012年,以4款税精灵为主角创作的动漫作品《纳税服务税精灵》,在电视和网站等互联网平台上播出,并参加国家税务总局举办的税收动漫广告大赛,获得特等奖。“刚出生”的税精灵带给朱礼庆和同事远远超出预期的惊喜。为了让更多纳税人知道“纳税服务就在你身边”,2013年税宣月期间,上海税务部门推出首款税精灵纪念品,会摇头的塑胶玩偶。“没想到一炮打响,线下宣传活动中深受纳税人喜欢,线上的抽奖活动中也被很多微博用户喜欢。”朱礼庆说。
据统计,2013年税宣月期间,“上海税务”官方微博账号推出了6期税精灵纪念品抽奖转发活动,与纳税人间共产生转发、评论和点赞等互动数千次。直到今天,翻找到“上海税务”当年的抽奖转发微博,在评论留言中仍然能感受到当时纳税人对税精灵纪念品的喜爱:“太可爱了”“转了好几次,希望能中”……税精灵纪念品带来传播的效应让朱礼庆感到十分惊喜,她笑着说:“我记得当时还有国外用户参与,很多纳税人在微博上留言说想要税精灵纪念品。给中奖的纳税人邮寄税精灵纪念品时,我特别开心,心里有些小骄傲。”
2013年,税精灵塑胶玩偶的成功推出,让朱礼庆和同事信心大增。随后每年9月,朱礼庆和同事就开始着手准备第二年税宣月的税精灵纪念品。于是,便有了2014年的税精灵零钱包和抱枕、2015年的文具、2016年的地铁票和保温杯、2017年的毛巾浴巾、2018年的折叠伞、2019年的护手霜和润唇膏、2020年的智能音箱,再到今年的抑菌皂。这些纪念品虽然是常见的日用品,却让税精灵变得更加具体而温暖,成为上海市每年税宣月的常驻“嘉宾”。与此同时,以税精灵为主角的视频作品、税宣活动等也不断得到拓展和丰富,深入纳税人心中。
上海交通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桦宇对税精灵形象及其纪念品的推出评价颇高,他表示:“新时期的税收宣传工作讲求‘润物无声’,要创新宣传思维、方式和手段,在潜移默化中起到良好的税宣效果。税精灵形象已经在上海成长为高辨识度的一个城市符号,在此基础上,将税精灵进一步开发成可爱、实用的日常生活用品,既拉近了税务部门与纳税人之间的距离,也做到了‘亲近有为’,融入纳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家住上海的网友小雨告诉记者:“我最早知道税精灵是在2013年,那时我还在念大学,在微博上偶然看到税精灵纪念品的抽奖活动,当时觉得很可爱。这些年,我总能在生活中看到税精灵的身影,有时是周边产品,有时是图案,有时是动漫,税精灵似乎已经成了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采访过程中,朱礼庆取出自己收藏的以往年度推出的税精灵纪念品,包装盒甚至塑封膜都在。面对“年龄不一”的税精灵纪念品整整齐齐摆放在一起的场景,记者问朱礼庆有何感受,她回答道:“很有成就感,税精灵的税宣养成路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