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炜彤个子高高的,1米83,身着蓝色税务制服,声音亲和有力,是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朝阳区税务局的一名干部,也被北京地区很多纳税人缴费人称为“非正式网红”。
“最新一期出镜的视频是前些天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最后一天录制的,和大家一起看服贸会里的‘税元素’。”李炜彤说,“这条视频得到了国家税务总局官方微信的选用,很开心。”
“税务小哥啊,太眼熟啦。一出新的税收政策,总能很快看到税务小哥的短视频解读。”在朝阳区税务局第四税务所办税服务厅,一位刚办理完业务的纳税人告诉记者,“我身边做财务工作的朋友都挺喜欢看税务小哥的视频。政策跟得紧,讲得简单明白,最重要的是,他特别有短视频主播的气质,听他解读税收政策就跟听朋友聊天一样,很轻松,有意思。”
“非正式网红”的“正式营业”
记者点开一条李炜彤在今年税收宣传月期间出镜录制的视频,感受了一番他的“短视频主播气质”。
“今天呢,税务小哥的开场有点儿特殊,我现在走在建国门外大街的人行道上,准备去北京交通广播电台。我们北京税务将以在电台演播间开展互动交流的形式,全面拉开全国第30个税收宣传月北京宣传活动的序幕……”从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到北京交通广播电台演播厅,李炜彤边走边拍边解说,vlog(视频日记)中的他语速快慢调度自如,内容表达清晰流畅,如果不是穿着税服,很可能被认为是职业短视频主播。
据介绍,税务小哥系列vlog由北京市朝阳区税务局推出,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推出第一期以来,以每周更新的频率累计推出75期,内容覆盖最新税费政策的解读、办税设备的操作和使用介绍、走访企业和园区等。凭借着时效快、政策讲解实用有趣和画面制作优良等,税务小哥系列vlog多次被国家税务总局官方微信、北京市税务局官方微信等平台转发,日渐成长为北京市税务局的一张税宣名片。
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税收天地》制片人何雷宇是税务小哥系列vlog最早的订阅用户之一,他常常通过收看税务小哥系列vlog了解最新税收政策,寻找节目策划灵感。“我第一次看税务小哥vlog是在去年疫情期间,当时感觉眼前一亮——阳光、帅气、自信、专业。富有亲和力的表达和交流是短视频时代对主播提出的要求,作为一名税务干部,李炜彤难能可贵地在这些方面完成得很出色。”
不少看过税务小哥系列vlog的网友表示,李炜彤的“播音腔”“镜头感”很像科班出身。实际上,李炜彤大学时学的是自动化专业。那么,非科班出身的李炜彤是如何修炼“播音腔”“镜头感”的呢?在vlog中坦然自若、诙谐幽默的李炜彤腼腆地笑着说:“多学多练。大学时我是学校广播站的成员,有意识地学习过一些播音方面的知识。毕业后,我曾经经营过自己的个人抖音号,当时积累了2万多个粉丝。”在个人视频号中出镜,不同于代表朝阳区税务局在税务小哥系列vlog中出镜。李炜彤坦言:“刚开始在税务小哥vlog中出镜时,我不是很放得开,比较拘谨,尤其是在办税服务厅录制时,有的纳税人会盯着我看,感觉特别紧张。”
随着出镜录制税务小哥vlog的次数越来越多,李炜彤逐渐在纳税人心里“混了个脸熟”。“诶,是你,税务小哥!”在办税服务厅,常有人认出李炜彤来,热情地和他打招呼,向他咨询涉税问题。“被认出来的时候就像被纳税人认可了一样,还能进一步面对面地帮助纳税人解答疑难,很开心。”李炜彤说。
“非专业团队”的专业成长
事实上,“税务小哥”是一支由3名税务干部组成的团队:负责出镜的李炜彤、负责脚本创作的张可和负责摄像的郝维龙。对于李炜彤而言,出镜录制短视频是延续了学生时期活跃于广播站的热爱。但对于郝维龙和张可而言,参与制作税务小哥系列vlog则是“别开生面”的转型尝试。
负责脚本创作的张可于2016年进入税务部门从事宣传工作,在“触电”税务小哥系列vlog脚本创作之前,从未写过短视频脚本。回忆起刚开始写脚本时的场景,张可概括了“三大难”:一是领域陌生,没写过短视频脚本;二是短视频脚本的创作周期短,时效性要求高;三是把握不准纳税人感兴趣的点。“一有新的税收政策出来,我们就先请教相关业务科室的同事,把政策吃透捋顺。然后小伙伴们一起头脑风暴,构思怎么用简洁清晰的语言传递清楚。”张可说,“从零开始,一点一点来。起步阶段,顾不上内容是否生动有趣,只求用简洁清晰的语言把政策讲清楚。”
在张可看来,每一次“笨笨”的尝试都是一次有益的学习,每一次学习都会带来新的灵感和启发。慢慢地,张可对短视频脚本的创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简洁清晰的基础上,生动有趣的元素逐渐加了进来。“还有一点很重要。”张可分享道,“不能为了把内容做得生动有趣而忽略严谨性。政策解读性视频的把关环节非常重要,我们要始终对纳税人缴费人保持高度负责的态度。”
郝维龙此前几乎没有涉足过视频拍摄。从不懂何为云台的摄影“小白”,到如今摄影录像设备的半个“百事通”,郝维龙笑言自己“get(学会)了一门专业新技能”。
“刚接触专业摄影设备时,光是找位置、调参数就得花大半天,现在很快就可以搞定了。”郝维龙说,就是多看多练多想,平时看到拍得好的片子,就倒推人家的取景、拍摄角度和参数设置等,看看能不能用到自己的拍摄中来。遇到不懂的,多请教专业的人,看看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儿,怎么能做得更好。点滴积累中,郝维龙的拍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去年第一届服贸会拍摄录制时,展厅特别大,参观者非常多,要拍得精致好看很有挑战性。不过我基本稳住了。”郝维龙说,“那一期的成片效果很好,大家都很满意,网友的反馈也很好。前几天去拍第二届服贸会时,又想起来去年的情形,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有近9亿短视频用户。短视频也成为税收宣传的重要形式,税务题材的vlog等短视频层出不穷,要想在其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据不完全数据统计,税务小哥系列vlog目前点击量已突破百万次,受到越来越多纳税人缴费人的认可和喜爱。
对此,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和群坡分析道:“朝阳区税务局的税务小哥系列vlog属于政务短视频,可以说在政务短视频制作中是处于领先水平的。时效性强,回应热点问题迅速且清晰易懂,纳税人看了‘很解渴’,税务人看了很带劲。难得的是,作为政务短视频,税务小哥系列vlog还形成了自己的鲜明风格。这是短视频时代的受众所喜闻乐见的。”
“不知不觉,我们这帮‘非专业团队’就‘出道’600天啦!”李炜彤笑着说,“用心做事的时候时间过得真是特别快。希望未来我们团队能够推出更多优质短视频,走进更多纳税人缴费人眼里、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