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陕西省渭南市举办的2021冬季文化大庙会上,渭南市非遗中心、渭南市广播电视台对参展的华州竹编进行了直播,竹编龙、竹编屏风、竹编沙发、竹编书架等受到热捧,点击率突破20万人次,吸引国内和国外客户纷纷下单。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盛产竹子。近几年,华州区区政府牵头,税务部门助力,革新传统竹编工艺、吸纳年轻艺人加入、打造研学基地……用特有的自然资源发展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目前全区竹编产业的从业人员达5000余人,年产值约4000万元。
匠心传承 编就千年竹艺时光
华州区南依秦岭,是“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半山区县,非常适合竹子生长,有“绿竹千顷”之说。
从明代至新中国成立之初,华州竹编多散于乡村,为家庭副业,主要生产床、椅、桌、书架等二三十种日常用品。1958年,华县竹艺社成立,有职工100多人。1960年,竹艺社为人民大会堂陕西厅制作竹沙发54套。1975年,华县竹艺社更名为华县竹艺厂,产品涵盖竹沙发和竹茶几等,多达百余种。1977年,该厂生产的竹门帘销往日本等周边国家。
邢都看是省级非遗项目华州竹编技艺传承人,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做竹编是邢都看和老伴儿的生活日常。“竹编是个细活儿,很费工夫。”邢都看拿起一个编好的马提笼向记者介绍,“编这样一个马提笼,要砍十几斤竹子。天刚亮时取竹是最好的,要带着水汽,等日头上来后竹子太硬,就没有那个柔韧劲儿了。背回来的竹子要去节、下料、截材、破篾……编好一个笼子需要三四天。”凭着热爱与执着,邢都看的竹编技艺越来越精湛,而这份传承与热爱也给了他幸福的回馈——目前,老两口靠竹编一年可收入三四万元,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2015年7月,华州竹编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鼎力创新 传统技艺活力再现
传统竹编产品形态单一,经济效益低,加之受到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的冲击,竹编工艺曾一度衰落。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华州竹编技艺,2018年8月,华州区在原华县竹艺厂的基础上,吸纳一批年轻人重新组建了华州竹艺社,并和四川中国竹艺城结为长期合作伙伴,聘请获得“国际竹编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陈云华为长期技术顾问。同时,华州竹艺社成为“一带一路”东南亚竹艺文化发展联盟会员单位,也是陕西省唯一一家受邀参加2018年第十届中国竹文化节的企业。
竹艺社稳定向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成为竹编传承的新力量。30岁的王秋润是新生代的竹艺师代表,在看到老艺人宋益民的竹编作品后她萌生拜师学艺的想法,后来索性辞去工作专心做起了竹编。
“我喜欢琢磨手工,有位小学生提出能不能用竹子编一架飞机,我研究了3个晚上做了出来。”王秋润说,在年轻工艺师的不断加入下,华州竹艺社的新品已超过110个品类。
目前,华州竹艺社拥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竹藤中心认可的2名中级工艺美术师和8名初级工艺美术师。
“我们是一家集展示、传承、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竹艺社。”华州竹艺社总经理宋益民介绍,“现在,我们正以传承‘渭华起义’精神为主题的竹编产品作为主打作品,力争通过多样的竹编作品及竹编工艺与瓷器等相结合的瓷胎工艺作品,全方位展示华州竹编技艺与时俱进的风采和所承载的文化魅力。”
在一幅山水图前,宋益民说:“这一幅画要用到千斤竹子。100斤竹子仅能出6两到8两竹丝。‘经篾薄如绸,纬丝绷如发’,指的就是上好的竹丝。这样的一幅作品由中级工艺美术师编制,需要2个月才能完成。”
目前,华州竹编在编制传统农业生产生活工具的基础上实现了升级改造,创新推出竹编灯具、竹编包具、新型竹家具等200余种产品,产销两旺、供不应求。
税务助力,华州竹编漂洋过海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竹编技艺,近年来,华州区税务局发挥职能作用,助力华州竹编手艺人开拓创新,精进技艺,拓展市场。
成立于2017年的华州区明辉竹艺文化社,今年制作的竹编产品走俏市场。“要求开具发票的客户多了,我们的发票限额就不够用了。了解到这个情况,国家税务总局渭南市华州区税务局杏林分局税务干部上门,辅导我们取得了10余张万元版电子普通发票。”明辉竹艺文化社法定代表人宋益民说:“现在我们的发票都在网上开。”
在竹编产业的发展背后,始终活跃着税务人的身影。华州区税务局开展“政策红包进万户,减税降费惠万民”活动,将降税减费优惠政策制成“明白卡”送到竹编企业手中。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帮竹编企业对接客户。疫情好转后,对竹编企业一对一开展优惠政策辅导。
42岁的大明镇兴国村村民崔国平从20岁起就开始经营竹编批发,一做就是20多年。
“光送货就跑坏了五辆车。近几年外地客户增多,我就学着在网上卖货,没想到效果还不错。”崔国平告诉记者,现在他的微信号和抖音店每天都有不少批发订单。
“在做电商过程中,每次有经营和涉税方面的困扰都是税务部门帮助解决问题,实在是太感谢了。”崔国平说。
“近年来,在国家税收政策的扶持下,1000多户群众通过竹编走上小康之路。”华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梁思娟说,目前,在华山景区、渭华起义红色文化旅游地都有竹编文化形象体验店,2000平方米的竹编研学基地自2018年以来累计接待广州美院、山东美院等高校来交流的人数2万多人次。华州竹编仅在各大景区年销售金额就达到200多万元。
“华州竹编不但国内旺销,还逐步销往日本、韩国等国外市场。我们将坚持对竹编手艺人、企业提供精细服务、精准辅导,支持华州竹编创新发展之路越走越远。”国家税务总局渭南市华州区税务局局长陈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