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当天,我们就收到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税务部门送来的政策大礼包,涉及引进科技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加速科技平台建设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这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纳税服务的温度和速度,也坚定了我们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的决心。”近日,西安卓越智动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杜晨说。
据了解,秦创原创新驱动是陕西省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了更好地服务秦创原发展,国家税务总局西咸新区税务局在“深入基层 干在一线”机关和基层结对共建活动中,构建“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长效机制。该局为每一户入驻秦创原的企业送上一份定制优惠政策大礼包,配备1名全程贴身服务税务管家。
力量下沉 问题在一线摸清
在今年的党史学习教育中,西咸新区税务局将机关和地方的工作优势相结合,深化结对共建机制,机关各党支部每季度选派1名业务骨干进驻结对税务所,与基层税务所干部同学习、同工作,集中解决“学与做分离、上与下脱节”的问题。
今年6月,西咸新区税务局派驻在沣东新城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干部李志远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沣东新城自贸产业园内企业集中,但周围缺少便民办税服务点,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不太方便。李志远发挥共建干部在组织协调方面的优势,联合西咸新区和沣东新城两级纳税服务部门,开展实地调研和测算,拟定设立便民办税服务点的可行性报告。经过区局党委研究,仅用2周时间,该局就在园区政务服务大厅规划设立了6个税务窗口和2台自助办税设备。此举惠及了园区及周边3000余户纳税人。
“园区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办税服务,真是太方便了。”国网电动汽车服务(陕西)有限公司财务人员袁慧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自贸产业园政务服务大厅税务窗口办完业务后开心地说。
同时,根据纳税人的需求反馈,西咸新区税务局启动15分钟办税圈建设,结合纳税人的分布密度和服务需求,在全区布设了2个智能微厅、38个便民办税服务点,配备193台自助办税终端,扩大“非接触办税”覆盖范围,实现“就近办”“网上办”“自助办”的全覆盖。
三级联动 难题在一线解决
“税务干部‘面对面’地对我们的财务人员开展政策辅导,特别是针对施工单位异地预缴税费管理等重点问题,及时给我们提供帮助。”中建八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一标段项目财务负责人胡斌感慨道。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国家发改委、陕西省政府和国家民航局的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建设周期长,参与建设企业多,涉税业务复杂且专业性强。为了满足不同类型建筑施工企业的服务需求,西咸新区税务局根据派驻人员的调研反馈,组织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和税务所三级税务机构的10名专业骨干,成立“税收服务直达先锋站”,为企业提供 “一对一”政策服务、风险提示。
西咸新区税务局派驻人员根据“税收服务直达先锋站”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西咸新区的重点项目税务管家服务经验,将其运用在秦创原科创园企业的纳税服务中。同时,抽调30名业务骨干编印《秦创原创新企业税收政策汇编》,开设秦创原办税绿色通道,为249户科创企业全程提供贴身、精准、到位的服务。
支部共建 成效在一线体现
“我们税务所人均管户14837户,特别是随着高科技企业入驻户数的增加,管理和服务压力随之加大。有了结对共建这个平台,我们可以随时请求上级部门的支援,有效地解决了基层上情吃不透、处置不及时和工作不规范的问题。”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税务局马王税务所所长刘纪伟说。
在西咸新区税务局,结对共建主要包括“学习宣传共做、组织生活共过、主题活动共办、创先争优共推”,坚持“大事共议、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实事共办”五事联办,对基层难以处理的复杂和重大问题,及时协调机关提供全税种、全业务和全方位的业务支持,实现“小事不出税务所、大事不出区局、问题在一线解决”的目标。
西咸新区税务局还每年确定7项~8项“改革任务最急和纳税人最盼”的工作,作为结对共建的任务,实行“一季一通报、半年一交流、年终一考评”全流程管理。
据了解,西咸新区税务局全系统把机关和基层税务所的75个党支部打造成37个服务“动车组”,累计收集基层意见建议200余条,开展重点工作难点攻关112次。
“通过结对共建,让每个党支部都成为自带动力的‘动车组’,确保纳税人的需求在哪里,精准服务的力量就快速投放到哪里;基层的短板和问题在哪里,精准攻坚的力量就快速派驻到哪里。”西咸新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树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