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2020年相互协商程序(MAP)统计数据,提供了客观的、全球视野的参考框架和具体成员国家的实践,衡量其取得的进展和不足。《报告》也有助于监测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BEPS)第14项行动计划最低标准的实施情况。
MAP案件发生区域仍然非常集中。2020年新增案件约2500起,95%的案件集中在排名前25的国家和地区,其余案件涉及约40个国家和地区。
创新措施适应疫情。各成员国主管当局已经适应新冠肺炎疫情的大环境。在疫情期间,主管当局采取了多种创新措施保证MAP的正常运行,包括允许纳税人以电子方式提交MAP申请,而这种申请方式在疫情前是不允许采用的。
转让定价新案增加。与2019年相比,已启动的转让定价案件数量增长近15%,而其他案件数量略有下降(降幅达2%)。
结案数量略有减少。受疫情影响,2020年结案的MAP案件比2019年下降约5%,主要原因是其他类型案件数量减少约12%,而转让定价结案数量则增加6%。主管当局在2020年处理结案了大量MAP案件,因为他们已经适应了不断变化的环境,用其他形式的交流沟通(包括数字会议)取代了线下会议,并优先考虑案情更简单的案件。尽管如此,对于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而言,MAP库存数增加,需要在未来几年采取进一步行动。
结案质量总体乐观向好。在2020年结案的MAP案件中,约有75%的案件完全解决了案件相关问题。约有3%的MAP案件没有达成任何一致并结案,2019年这一数据为2%。此外,2020年,纳税人撤回的案件数量相比2019年几乎翻了一番(2020年为11%,2019年为6%)。
处理案件仍需较长时间。平均而言,2020年涉及转让定价的MAP案件结案耗时35个月(2019年为31个月),其他案件结案耗时约18个月(2019年为22个月)。一些国家和地区处理MAP案件有延误,尤其是对于较为复杂的案件,疫情也影响了与协定伙伴国的沟通质量。此外,数据显示,2020年年底悬而未决的库存案件中约有15%的案件已经至少等待了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