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国政府宣布拟于2023年开始征收盐税,以改变高盐饮食对其国民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
据悉,该项盐税原本定于2022年实施,但政府为确保将新税种的影响降到最低,给企业设定了为时1年—2年的过渡期,因此该项政策被推迟到明年实施。另外,盐税税率等细节还需进一步磋商。泰国财政部官员表示,征收盐税只是政府提升公众健康水平的措施之一,不管是通过业已上调的糖税税率,还是即将开征的盐税,出发点都是基于公众的健康因素考虑。
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减盐
泰国肾脏病学会会长、泰国低盐网络协会主席苏拉萨克称,泰国民众有吃高盐食物的习惯和文化传统,他们喜欢吃咸的食物、发酵过的肉和鱼露(又称鱼酱油,具有鲜味和咸味,是东南亚料理中常用的水产调味品),泰国人日均盐摄入量几乎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摄入量的近两倍。
泰国有超过700万人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约占人口总数的10%,这可能是国民高盐饮食造成的结果。与盐摄入过多有关的其他疾病还包括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苏拉萨克表示,目前的情况令人担忧,在泰国,不仅需要做肾透析的人数在增加,而且越来越多的人面临晚期肾功能衰竭的困扰。
泰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制定了减少食盐摄入量的战略,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指标制定的工作方针,在10年内将民众每日盐摄入量减少20%,这与该国2017年实施的糖税策略相一致。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如匈牙利、葡萄牙和斐济已对高盐含量的食品征税,还有一些国家采取了多方位的减少盐摄入量的措施,例如要求食品生产商在产品外包装粘贴营养成分标签、开展消费者教育和完善行业法规等。不过,在食品外包装粘贴营养标签等措施,因属于非强制性质,收效不大。
征税面临多方挑战
观察者指出,盐税的征收将面临挑战。曼谷一家著名律师事务所的顾问表示,以泰国人常吃的方便面为例,一包方便面就包含了世界卫生组织每日建议盐摄入量的80%,这种即食食品的流行以及泰国烹饪中对高盐调味品的需求,让说服食品厂家重新对现有畅销产品的配方进行改良的工作困难重重,因为更改配方会影响其产品口味,进而会影响产品销量。此外,并非所有公司都有能力重新调整产品配方。该顾问还补充道,即使某些公司已经尝试推出低盐的新产品,他们也不会调整畅销产品的配方,如果客户坚持食用老配方的畅销产品,公司可能宁愿选择缴纳盐税,但盐税的负担最终可能会转嫁给消费者。
有一种观点认为,健康意识以及慢性病患者食用低盐食品的必要性,将为食品厂家开发和向市场推出低盐食品提供商机。但是,泰国食品加工商协会会长指出,泰国大众对含盐量较高的“传统”和“正宗”产品的需求仍然强劲,这就像可口可乐公司虽然推出了零糖含量的零度可乐,但消费者仍然想选择含糖量高的原味可乐一样。但他认为,泰国食品行业不反对征税,因为这是一种为民众健康着想的税种。考虑到食品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仍处于经济复苏阶段,盐税不会立即征收,且拟征的盐税只会影响方便面等包装食品、咸味小吃和冷冻食品,不会影响盐或鱼露等基本生活用品。
此外,苏拉萨克指出:“有调查显示,1/3的泰国人一日三餐都在外面吃,而3/4的人在外面吃午餐,没有多少健康的街头食品可供选择。街头食品占泰国人每日盐摄入量的近一半。顾客从街头小贩那里购买时,可以要求少放盐或味精。调整饮食结构,这需要消费者和小贩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