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以岭药业”)的院士工作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沙盘,一座座高低错落的建筑模型,形象地展示着企业的规划和前景。随着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以岭药业已在河北石家庄、衡水,北京大兴、密云等地建设生产基地,构建生产布局,保证产品供应,并逐步建立了覆盖国内国际市场的学术推广体系,形成了科技中药、化学生物药、健康产业三大业务板块,在医药行业领域的影响力持续增长。
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以岭药业呈现出经营范围广、跨区域业务频繁、跨税种事项多的特点,这为企业的税务管理带来一定的挑战。“面对较为复杂的内部管理环境,我们选择借力信息化手段,提高税务管理工作的质效,保证以高效的财税工作助推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在以岭药业,涉税数据可以实现实时云端共享,极大地方便了管理层决策和日常税务风险防控。”以岭药业财务负责人李晨光说。
作为国内中药创新药龙头,以岭药业以专利创新中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据以岭药业研发中心项目部主任杨超介绍,目前,以岭药业有效专利数达811项,累计获得13个专利新药,其中10个列入国家医保目录。在近两年国家批准的15款中药新药中,有3款来自以岭药业。在充足的研发资金和特有的络病理论创新双轮驱动下,以岭药业得以在专利中药的研发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继而带动企业整体业绩持续增长,迈上销售收入百亿元台阶。“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杨超说。
记者了解到,以岭药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连续四年超过8%,2021年企业研发投入高达8.38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到5.52亿元,位居“2022中国中药研发实力排行榜”首位。研发投入越多,企业可享受的税收优惠也就越多。据统计,2022年10月,以岭药业申报三季度企业所得税,提前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减免税款6000多万元。2022年全年,企业可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金额达到4亿元,预计减免税款1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自2008年首次通过高新认定后,以岭药业始终成功保持高新身份,2019年—2021年,仅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就为企业减免了2.75亿元税款。
随着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增强,企业内部税务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对此,以岭药业建立了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云端数据实时共享,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用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标准化的财务处理流程,从采购、对账、付款、认证,到订单、开票、收款,企业所有的操作都有章可依、有据可循。同时,企业通过完善公司涉税报表管理,建立公司内部主体税金数据库,并进行税费数据统计、分析及监控,准确掌握公司整体税务信息。
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以岭药业建立了集团层面的“发票池”,实时获取发票状态、发票认证、作废发票、失控企业发票、税务黑名单等信息,实现增值税管理闭环,提升了企业整体的财务、业务和税务的工作效率,有效适应了电子发票的管理要求,避免出现违规发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情况,保证了税务处理的合规性和所需涉税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在企业申请和维持高新身份方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李晨光说,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准确提供企业各项财务数据、研发数据,有助于企业快速判断其是否符合高新认定条件,提高了报表填写的效率。同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企业归集各项研发费用提供了业务标准,通过设定规则,将不能直接归入特定研发活动的公共成本费用自动分摊至各研发项目,以保证全面归集各类研发费用,实现加计扣除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目前,以岭药业正致力于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税务信息系统的直连,以实现相关数据的直接获取和应用,进一步提升企业财税管理的透明度和高效率。
“以岭药业30年的发展是对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最好诠释。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让企业安心谋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大做强、反哺社会的决心和信心。”全国人大代表、以岭药业董事长吴相君表示,未来,以岭药业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全面开展创新中药有效性、安全性的科学研究,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进程,助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
现场感受
研发投入多、产品科技含量高、在所在领域具有较强话语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税务管理方面的成果往往也让人眼前一亮。和以岭药业一样,不少企业基于企业快速发展的实际,在税务管理上逐步从管人、管事向管数据转变,不仅能够更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而且能够为企业科学决策和防控风险提供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