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留下了无数爱国诗篇,其中既有“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豪迈,“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无奈,也有“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不甘。其实,在乡间生活了30余年的陆游,还写过不少赋税诗,其中饱含着对百姓疾苦的担忧。
宽厚待民:救民之贫,莫先于轻赋
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同年6月,赵构建立南宋,偏安一隅。“高宗南渡,虽失旧物之半,犹席东南地产之饶,足以裕国。然百五十年之间,公私粗给而已。”(《宋史·食货志一》)南宋虽占有江南富庶之地,但先是连年用兵,又要向金“岁贡”,财政极端困难,农民承担的赋税愈发沉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
不少有识之士都看到了赋税过重的问题,纷纷上书陈情。宋宁宗朝的蔡戡在《论州县科扰之弊札子》中写道:“其赋敛烦重,可谓数倍于古矣。”朱熹也指出:“古者刻剥之法,本朝皆备。”(《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
陆游也非常关注赋税对百姓产生的影响,他曾在《上殿札子》中言道:“今日之患,莫大于民贫;救民之贫,莫先于轻赋。”他提出的征税建议是:“赋敛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之事,宜核大商,是之谓至平,是之谓至公。”希望通过税收来调节贫富差距。然而,实际上却是“公子皂貂方痛饮,农家黄犊正深耕。”(《作雪寒甚有赋》)
陆游不仅关心百姓疾苦,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的爱民情怀。在任江西常平提举期间,江西发生水灾,陆游拨义仓赈济灾民,以“擅权”的罪名免官还乡。后来陆游到严州主政,减免赋税、扶贫济困,鼓励农业生产,得到当地百姓拥戴。“居官多惠政,既去而民思之。”(《严州府志》)。
陆游一直认为,灾年不仅天灾逼人,重赋的催缴更是又一重苦难。他在《寄奉新高令》中写道:“只要闾阎宽箠楚,不须亭障肃弓刀。九重屡下丁宁诏,此责吾曹未易逃。”文中指出对老百姓宽厚以待,是为官者的责任。浙东水灾时,陆游写下《寄朱元晦提举》给前往赈灾的朱熹:“民望甚饥渴,公行胡滞留?征科得宽否,尚及麦禾秋。”一方面,他希望朱熹能够迅速前往灾区赈济灾民;另一方面,他又请求朱熹能够放宽征课期限,语气甚是急切。
知民疾苦:正如横江网,一举孰能脱
陆游因屡次被贬谪,前前后后在乡间生活了30余载,尤其是生命的最后20年,基本上在乡间度过,留下了大量描写农村农民的诗篇,如著名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长年的乡村生活,使得陆游对百姓的疾苦了解得一清二楚。
他的《农家叹》写尽重赋对农民的摧残:“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粳。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门前谁剥啄,县吏征租声。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搒。人孰不惮死,自计无由生。还家欲具说,恐伤父母情。老人倘得食,妻子鸿毛轻。”
这首诗是陆游71岁时所作,描述了普通农户为租税所迫的悲惨生活。农民在所有的山坡、沟坎都种上麦子,所有的水田都种上稻子,想依靠自己的辛勤劳作来维持起码的生活。耕牛都磨烂了脖颈,露出嶙嶙瘦骨,农民还在不停地吆喝它,晚上也不得歇息。
耕牛本是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农民怎会不爱护,联系末句“妻子鸿毛轻”,方知妻子儿女尚且难保,何况牛呢?农民如此尽心竭力耕作,只求能过上太平日子。然而,有县吏上门征收租税,“剥啄”写出县吏恶语相向,凶神恶煞一般。缴不起税的农民被抓进县衙,日日夜夜遭受无休无止的鞭笞。世上谁人不怕死,农民自思恐怕性命难保,被放还回家后,想向家人诉说遭遇,又怕父母伤心。要想让父母吃饱,妻子儿女就要挨饿,他们的生命如鸿毛一般。全诗通过对一个农民悲惨际遇的描写,字字血、声声泪,哀痛欲绝。
征税如网民如鱼,无人能够逃脱。陆游反对向农民横征暴敛,他感叹:“有司或苛取,兼并亦豪夺。正如横江网,一举孰能脱?”(《书叹》)陆游有很多诗描写了当时征税的残酷,“县吏亭长如饿狼,妇女怖死儿童僵。”(《秋获歌》)对于缴不起税的农民,县吏毫不留情,“榜笞督租赋。”(《秋兴》其二)“赋敛鞭笞县庭赤。”(《僧庐》)“常年徵科烦箠楚,县家血湿庭前土。”(《秋赛》)县衙前的土地,因鞭笞了太多缴不起税的农民,已被鲜血染红。
鼓励纳税:努力毕农功,租赋勿后输
陆游并不是反对纳税,相反他还鼓励农民积极纳税。他在祝贺邻居女儿结婚时,还不忘叮嘱邻居们“努力毕农功,租赋勿后输。”(《晚秋农家》其四)他劝诫自己的儿子要及时缴税,“呼儿了租赋,莫待县符催。”(《幽居》),即使在自己勉强温饱时,也是先考虑把税缴足,“衣食粗供官赋足,何妨世世作耕农。”(《龟堂杂题》其三),他在《望霁》中认为“但令有米送官仓,豆饭藜羹甘似蜜”。
在陆游笔下,老百姓并不是不想缴税,遇到丰年,老百姓首先想到的就是缴税。陆游在《杜宇行》就描绘了这样一种场景:“去年杜宇号阡陌,家家聚首忧蚕麦。岂惟比屋衣食忧,县家亦负催科责。今年略不闻杜宇,蚕收麦熟人歌舞。岂惟襦新汤饼宽,邻里相约先输官。”诗人对比了农民两年的心情,年景不好的时候,农民担心忧愁,而到了年景好的时候,农民首先要做的就是相约去官府缴税。
宋孝宗至宋宁宗朝,几乎每年都颁布蠲免各种赋税的诏书,再加上老天爷帮忙,浙江一带获得了丰收。陆游的很多诗都记录了减免税,这不只是对最高统治者的歌功颂德,更是为百姓减轻负担而由衷高兴。“人饶笑语丰年乐,吏省征科化日长。”(《村居书触目》)他在《水村曲》中写道:“山村今年晚禾旱,奏下民租蠲太半。水村雨足米狼戾,也放三分慰民意。看榜归来迭歌舞,共喜清平好官府。老翁犹记军兴时,汝辈少年那得知。”兴奋之情跃然纸上。
陆游总爱在丰年回忆灾年,如上文提到的《秋获歌》和《秋赛》。丰年时,“万人墙进输官仓,仓吏炙冷不暇尝。讫事散去喜若狂,醉卧相枕官道旁。”(《秋获歌》)农民丰收了,争先恐后把赋粮倾入官府粮仓。“今年家家有余粟,县符未下输先足。”(《秋赛》)而灾年则是另一幅残酷的景象。
陆游心忧国家、心忧人民,无论入仕,还是闲居,都为人民之乐而乐,为人民之忧而忧,至诚的爱民之心,为后世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