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税收数据显示青海产业“四地”建设稳进提质 2023年11月20日 版次:02 作者:魏长虹 林浩 韩世峰

本报讯 青海聚焦“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目标,积极培育新兴产业。近期,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走访调研近百户与产业“四地”相关典型企业,利用税收大数据资源与相关经济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青海产业“四地”建设稳进提质,税收赋能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持续彰显。

青海加快盐湖产业基地建设,逐步形成“钾、钠、镁、锂、氯”五大产业集群。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钾肥、纯碱、碳酸锂年销售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8.9%、48.7%和4.1倍;盐湖产业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191.63亿元。青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钾肥、盐湖提锂生产基地,纯碱、碳酸锂产量均居全国第二。

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蓄势聚能,青海“水、光、风”资源优势进一步彰显。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2年清洁能源产业发票销售收入达到1054.63亿元,较2021年增长69.2%,对全省销售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22.6%。今年1月—7月,清洁能源产业发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2%,占全省销售收入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13%。

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推动旅游产业从传统观光型向生态体验型转变,“大美青海·生态旅游”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省新办税务登记的旅行社136户、民宿50户、汽车租赁公司102户,分别是2022年新增户数的2倍、1.2倍和1.3倍。

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稳步推进,青海有机草原监测面积突破1亿亩,累计认证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牧产品1015个,逐步形成“龙头企业+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基地+农牧民”的生产模式。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销售规模超百万元的农牧企业发票销售收入达到50.73亿元,同比增长16.3%。今年1月—7月,青海都兰、泽库、乌兰、循化等主要农牧业县的第一产业发票销售同比增长35.2%。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农牧业合作社达到8300余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尊敬的读者:
感谢各位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关爱,更感谢各位长期以来的支持。
《中国税务报》电子版当天前四版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您可选择在线购买《中国税务报》电子版,或者激活阅读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