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文联主席团委员纪红建长篇报告文学《乡村国是》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2022年2月,本报《税收文化专刊》曾对纪红建进行了专访。最近,纪红建又推出一部重头作品——《大国制造》。《大国制造》以报告文学的形式,立足湖南,放眼全国,深情讲述中国制造业的故事,全面展现了中国制造业步履铿锵,不断超越历史,从弱到强,从跟跑、并跑到局部领跑的过程。
2021年下半年,纪红建着手采写《大国制造》。在采访过程中,他不仅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工业人的艰辛与艰难,自身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中国工业史波澜壮阔,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需要下大功夫做好功课;另一方面,工业题材专业性较强,并非他熟悉的领域,面对制造业的升级转型、现代化工厂的高新设备,他难免感到理解吃力。而纪红建一贯秉承的写作原则是,若要下笔书写,则必须力求精准,走进其内核,发现其灵魂与思想,而非蜻蜓点水,泛泛而谈。于是,他深入制造业企业,走到生产一线,走进工业人的内心,倾听他们的故事,做了大量的笔记。渐渐地,他的内心趋向丰盈,笔下更具力量,感悟最终凝聚成文字,汇成一部兼具文学性和思想性的重要作品。
“制造”故事的精心讲述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国家经济的命脉。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部署实施了一系列退税减税降费举措,自2018年以来,制造业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5万亿元。纪红建在撰写报告文学《乡村国是》时,就对税收支持脱贫攻坚有深入了解,这次撰写《大国制造》,他深入研究了税收助力制造向“智造”转变的情况,并将其运用到书中人物、情节中。
《大国制造》中的人物,既有企业家,也有科学家,更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且成绩斐然的技术人员,仿佛是一幅中国制造业的人物群像长卷,形象饱满,亮点纷呈。全书共分五篇,分别为:从微光到闪亮、永不止步的梦想、自我革命的勇气、生生不息的力量、看得见的未来。整个采写过程中,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始终浸润着纪红建的心灵,其中的人物令他振奋,也让读者读后心潮澎湃。
如“从微光到闪亮”,重点讲述工业企业的掌舵者、企业家的故事。詹纯新在长沙建机院的基础上创建中联重科,并引领其沿着产业化的道路昂首向前,使其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中具有国际化思维、最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梁稳根与他的创业伙伴,在20世纪80年代毅然抛下铁饭碗,共同白手起家,创建三一重工,走实业报国之路,不仅享誉全国,还亮剑世界;山河智能的何清华已是博导和教授,在知天命之年后依然选择创业,走向机械制造的广阔天地。“永不止步的梦想”中,写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带领团队研发出属于中国自己的碳/碳航空刹车片,为翱翔蓝天的飞机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时代楷模”万步炎带领“海牛”团队研制“海牛”深海钻机,刷新世界深海钻机钻探深度纪录。“生生不息的力量”,记录了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71岁的焊接顾问、全国劳动模范艾爱国,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的80后电焊专家、党的二十大代表易冉等大国工匠的故事,身怀绝技的大国工匠始终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国情怀的鲜明彰显
纪红建在记录我国制造业崛起的同时,也感叹其崛起之路的坎坷。于是他回望历史深处的光芒,阐述魏源、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实业救国”的主张以及他们关于中国制造业的不懈努力,并点出1896年在长沙创办的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为后来湖南长沙成为“工程机械之都”高擎了最早的火把。“它虽然微弱,但它终究是一个原点,照亮了通往未来的坦途”,一切都有迹可循,今日的成功凝聚着多少代前辈先贤的心血与汗水。回顾历史,映照当下,展望未来,纪红建认为,开放合作是现今制造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终究是人类共同面对的课题。
作为一个极具担当和情怀的作家,纪红建并未仅停留在表层现象之上,而是深潜于采写对象的内核进行深入的思考,试图挖掘出更具深度的内涵。他细致诠释了“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中“重要”“先进”“高地”所蕴含的深意。他认真倾听了工业人在取得巨大成功之后不骄不躁、理性冷静的思考。他深刻认识到,要真正向梦想迈进,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市场、人才、科研缺一不可。
凝练深情的语言表达
纪红建的语言简洁、凝练而饱含深情。如开篇中写湖南制造业全面发力,从基地向高地迈进:“一时间,千里湘江,波涛滚滚,出洞庭,入长江,融大海,奔涌出不可阻挡的磅礴力量。”文字酣畅淋漓,情绪饱满。写万步炎因研制深海钻机而熬出满头白发,写“透过他头上的白发,我看到的是星辰大海。”这样的写法意味深长,寄意遥远。他还写由高新区、经开区等先进制造业企业汇聚而成的产业星空,“散发着璀璨的光芒。这是时代的星空,希望的星空。”更是感慨深沉,情味隽永。这些话语在书中俯拾皆是,无不掷地有声,且诗意盎然,如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全书的写作节奏张弛有度,叙述、说理、议论无不恰到好处,即使是专业性很强之处也深入浅出,毫无聱牙戟口之感。
在《大国制造》的后记中,纪红建写道:“这是一次深情的凝视与回眸,惊心动魄而又热血沸腾,艰难与辛酸、拼搏与希望、感动与欣喜相伴随行。”而阅读此书,如同倾听中国民族工业跨越百年的历史回响,同样也是一个惊心动魄而又热血沸腾的过程。见证大国制造,亦是见证大国崛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充溢胸中。纪红建同样以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进行创作,最终成就了这部思想深邃的厚重之作。
(作者:作家,文学博士,湖南理工学院文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