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居住在一个木桶内,他所拥有的全部财产只是一个木桶、一件斗篷、一支棍子、一个面包袋。一天,亚历山大大帝见到正在晒太阳的第欧根尼,问他:“第欧根尼先生,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吗?”这个衣衫褴褛的人懒洋洋地说:“请往边上站一点,别挡住我的阳光就好。”
“别挡住我的阳光就好”,这句被犬儒学派奉为圭臬的名言,没想到会在一位快递员的口中被再次提及。初看《我在北京送快递》一书是在今年的正月里,一个不经意间,我被书封面上“快递”这两个字所吸引。快递我们或许天天见,但对送快递的人却未必了解。带着一份好奇,我翻开小说,看一个天南海北讨生活的人,过着一种与我截然不同的生活。
原以为这本书不过是主人公胡安焉对送快递生涯的记录,没想到书中所述远不止于此,送快递只是他众多生计之一。他在快递公司干过透支体力的通宵搬运和日复一日的送件取件,在卖卤菜和奶茶时驱赶过夏天闻香而来的蝇虫,也在商场里一边卖着女装一边和隔壁的竞争对手“钩心斗角”。像每一位背着生活负重前行的人那样,他也时常会有喘不过气的时候。比如,他曾在女装店铺开不下去的那个下午感慨:“人来到这世上,并不一定是件幸事。”
但即便如此,胡安焉依旧在艰难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找到了那不能被挡住的阳光——阅读与写作。他花掉大部分积蓄用来购置书籍,在繁重又不断重复的体力劳动中,读书便是那个小小的喘息的窗口。他在书中列出单独一个篇章来讲述阅读、写作于他的意义,“现实世界有多贫瘠,精神世界就有多富饶”。
胡安焉曾放弃所有的工作到苍山洱海之畔,在一个小村落中过着摆摊糊口、阅读写作的日子。尽管每个月都因为摆摊要交150元罚款,而每天只能赚到四五十元,有时遇到下雨就没有收入,还经常因为各类检查一连几天都无法出摊,但他仍在这种生活中感到充实和愉悦。他当时正在考虑放弃模仿卡夫卡而尝试写一些其他的非现实题材小说,阅读与思考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精力,使得其他的困顿都变得无足轻重。如果此时此刻亚历山大大帝来问他需要什么,他大约也会回答:“别挡住我的阳光就好。”
于胡安焉而言,生活是一场消耗,而书籍是一种补给。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在生活的繁重中抽空找到隽永和自由的时刻,享受当下那一刻的美好。比起行色匆匆低头赶路的人们,即使他一无所有,却更显富足。
我有一个朋友曾被外派去北京出差,同时单位的事情他也没落下,两头兼顾让他忙得脚不沾地。我以为他肯定多有怨怼,某天却收到他拍的一张照片,开心地告诉我,在北京发现了一家3.5折的书店,买了一大堆折扣书,还去逛了几间很不错的图书馆。他的语气仿佛一个不知疲倦的孩童,正捧着掌心的“一缕阳光”乐不可支。
据说亚历山大听了第欧根尼的话后感叹说:“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愿意做第欧根尼。”而我想那一刻,在北京冬日阳光照耀的图书馆中,那位朋友或许就像一位富有的国王。
多数时候,我们难免被困在工作与生活中,只能低头看脚下的泥泞,而忽略了头顶的阳光,那些不曾预见又无法言说的辛酸,会让人一蹶不振。但我们不应只拘泥于眼下,或许,跳出桎梏、眺望远方,生活的美便会在不经意间跃然眼前……
记得有天清晨,我轻轻推开书房的窗户,窗外蜂飞蝶舞,柳絮漫天。街上的梧桐不知何时早已绿了,风一吹,桐花伴着柳絮,纷纷扬扬。风卷着阳光进了屋子,翻动着书桌上这本《我在北京送快递》,书页哗哗作响。一瞬间,我心底的乌云似乎被吹散,阳光再次洒了进来。
纷纷万事,直道而行,眼里有爱,心中有光,才能看到生活空隙中的隽永与诗意,才能更爱生活。这份隽永与诗意便是我的阳光,让阳光照射进来,照进我们的内心,恰如此时,恰如此景。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乐清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