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国财政部部长克里斯蒂安·林德纳表示,计划在2026年前实施总额为230亿欧元(约合250亿美元)的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此举是为了缓解通货膨胀给民众生活带来的日益沉重的负担。
据了解,不同于美国、加拿大等主要经济体,德国累进税制的起征点并不会根据通胀水平自动调整。当更高的通货膨胀导致更高的工资,并将人们推到下一个税级时,就会出现“财政拖累”,即高通胀迅速侵蚀了工人所得到的任何额外收入,减税计划旨在通过提高所得税起征点来抵消“财政拖累”。
早在2022年,德国通过了一项法律,通过对2023年和2024年的税收进行调整来抵消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今年,能源和食品价格的下跌对通胀有所缓解,但剔除能源和食品后,核心通胀率仍然居高不下。克里斯蒂安·林德纳表示,希望在2025年和2026年继续调整个人所得税税率,为公民提供更多减税。他强调,根据通货膨胀率调整税收制度是公平的体现。
据悉,德国的减税计划将在未来几年内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在今年,所得税的起征点将增加180欧元,达到11784欧元,此项政策可追溯至今年的1月1日。据称,纳税人将由此获得20亿欧元的减免。第二阶段从2025年1月起,起征点将再增加300欧元,达到12084欧元。经测算,这意味着减税金额将达到80亿欧元。第三阶段是从2026年起,将起征点进一步提高252欧元,达到12336欧元。税收减免额将达到133亿欧元。
据了解,林德纳的这项计划遭到了执政联盟内部的批评。德国联合政府中的绿党和社会民主党认为减税计划将给德国本已紧张的预算带来更大的压力。这是因为德国明年的预算可能会出现200亿欧元至250亿欧元,甚至更多的缺口。此外,该计划可能会进一步限制政府预算的灵活性。绿党议员凯瑟琳娜贝克表示:“预算缺口给我们在国防和基础设施投资方面造成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减税政策能否发挥作用是值得商榷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德国需要增加公共投资,并应考虑放宽其债务刹车规定,该规定将公共赤字限制在国内生产总值的0.35%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