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地处北京、天津、唐山三市几何中心,作为“京唐秦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在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间,抢抓国家战略机遇,主动融入区域协同大格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逐步打造形成了动力电池、智能装备、汽车配件三条重点产业链,积极带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重点产业链经济税收数据表现亮眼
一是产业拉动强劲有力。2023年,宝坻区动力电池、智能装备、汽车配件三条重点产业链共有在链规上工业企业131家,总计完成产值252.8亿元,同比增长1.7%,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55%;今年前3个季度,三条重点产业链完成总产值208.1亿元,同比增长7.1%,拉动全区规上工业经济增长3.9个百分点。
二是税收贡献优势明显。2023年,三条重点产业链税收入库占制造业税收总量32.6%,占整体税收规模10.2%;今年前3个季度,三条重点产业链税收入库占制造业税收总量38.4%,占整体税收规模11.3%。呈现出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三是园区集聚效应突出。三条重点产业链的131户企业中,有102户位于宝坻经济开发区及其下设的天宝工业园、九园工业园、口东工业园和潮南工业园,还有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占比达到77.9%,凸显出重点产业链的集群效应。其中,作为承接重点产业平台的宝坻经济开发区九园、天宝两大园区的承载优势突出,企业数量占比50.4%,在新质生产力产业链的补链延链上取得明显成效。
四是企业经营形势向好。2023年,从财务报表数据分析,三条重点产业链中七成以上企业资产总额有所增长;从成长发展指标看,产业链企业中营业收入增长企业占比为63.4%,两成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超过50%,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反映出大部分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市场份额有所提高,能够吸引更多客户。
产业链条体系构建尚有短板
一是重点产业链发展韧性不足。今年前3个季度,三条重点产业链中,智能装备是拉动增长的主要动力,产值占比达54.2%,税收占比高达72.2%,起明显支撑带动作用。动力电池、汽车配件两条产业链产值合计占比45.8%,税收占比仅为27.8%,产业整体规模较小,主要依赖部分大型企业拉动,抗风险能力较弱。其中,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受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波动影响,效益下滑较明显,自2023年上半年开始,产值、税收一直处于负增长态势。
二是产业链引领作用还需加强。三条重点产业链依托经济园区,已形成一定发展规模,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如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主要位于经济开发区九园园区,虽然已形成以电池封装为龙头,集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池隔膜、液态电池和固态电池、电池回收于一体基本完整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链,但链上企业数量,特别是“链主”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在区域内对上下游生产链、供应链、销售链等的吸附能力还不够,相比成熟完备的产业体系,引领效应不强。
三是还需在延链补链上下功夫。三条重点产业链已初步搭建起各种子链,但还不健全、相对单薄。目前,智能装备形成三条子链,汽车配件形成四条子链,而动力电池尚未形成子链,在以产业链壮大区域经济的布局中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支撑作用。三条重点产业链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目前三条重点产业链“购、销”约七八成均在外地,本地产业配套偏低,存在“两头在外”的现象。
一体赋能发展壮大产业链条
一是统筹谋划固链。坚持强基固本发展壮大重点产业链,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在推进转型升级上做“加法”,针对园区特点,统筹用好支持产业链发展专项资金和配套措施,指导企业解决新建、升级改造等项目资金不足等问题,帮助“链主”企业激发创新动能,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引领力,增强产业链发展韧性。在降本增效提质上做好“减法”,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平台,因地制宜落实国家扶持举措,打通发展堵点,切实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并通过多方平台及载体,为企业家争取更多社会荣誉,增强归属感,让现有产业链企业“留得住、发展好”。
二是招大引强聚链。对照重点产业链图谱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布局,充分把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机遇,有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深入京冀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地,积极与地方政府、商会组织接洽,寻求产业链企业的投资意向,大力推介宝坻区整体产业布局、优势产业链及良好的营商环境,力争在现有产业链的基础上,招来更多产业优势互补、市场协同度高的产业项目。同时,充分调研现有产业链上下游的关键企业群体,借助企业市场合作关系,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商招商”,出台相关奖补政策,鼓励产业链企业将合作伙伴“引进来、请进来”。
三是抓住关键延链。聚焦区域产业链特点,着力在培育“链主”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精准用力。针对三条重点产业链存在的“缺链”现象,通过多种途径,在延链、补链上下功夫。根据产业链细分市场,在延链上对现有产业链形成市场支持、形成“组团作战”发展模式。借助宝坻区组织的产业链供应链大会以及市级层面各种平台活动为抓手,开展产业政策宣讲,积极搭建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销售链,补齐链条短板,打响重点产业链知名度。
四是加力科创强链。充分借助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天开科创园等载体平台,用好北京新质生产力资源,实施精准招商、精准培商,积极探索构建“创新研发在北京,验证转化在宝坻”的实践路径。打通与各高等院校合作的“握手”通道,加强产学研用合作,鼓励企业与大学院校、科研机构、关联行业企业开展联合科技创新研究,为深入推动产业链做大做强提供强大科技牵引与支撑。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天津市税务局、天津市宝坻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