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税史奇谭:缴了200年的“冤枉税” 2024年12月30日 版次:08 作者:洪雷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徽州地区发生了一桩因赋税而起的公案——徽州丝绢案。该案的起因是徽州府歙县管理钱粮的官吏帅嘉谟在整理歙县历年的税收账目时,发现账目充满疑点。经过仔细盘查并查阅各方资料后,他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歙县一县承担了整个徽州府六县的“人丁丝绢”。这一巨大错误背后,反映出明代税收制度执行的混乱。

六县丝绢税由一县承担

明代丝绢税包括人丁丝绢和夏税丝绢等,其中人丁丝绢针对户籍人口征收,夏税丝绢则按田亩数量征收。

隆庆三年(1569年),帅嘉谟查阅账目后发现,徽州府每年向南京承运库缴纳的收入中,除正税之外,还有一笔人丁丝绢税目数额颇大,每年要缴8780匹生绢。帅嘉谟又查了徽州府下属诸县的分账,发现下辖六县中,只有歙县的账簿上有一笔“夏税生丝”(即夏税丝绢)的记载,数目与徽州府上缴南京承运库的人丁丝绢等同,而其他五县均无此税目。

经过仔细调查,帅嘉谟又发现,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朱元璋实际统治徽州地区时,徽州府六县曾经因为欠缴夏税生丝,被要求折合成小麦缴纳。但歙县因小麦也欠缴,便被要求在每亩轻租田(田租较低的民田)上加征夏税生丝四钱填补差额。此后,歙县便一直按补缴规定上缴夏税生丝,而徽州府也没有提醒,反将其上缴的夏税生丝作为徽州府六县均摊的人丁丝绢,上缴给南京承运库。这样一来,原本六县均摊的人丁丝绢便由歙县独自承担。并且,这笔“冤枉税”足足缴了200多年。

发现这一惊人事实后,帅嘉谟立即向上级政府禀告,此后又在隆庆五年(1571年)向南京都察院申诉。此事不断发酵,演变为一场惊动朝野的丝绢案风暴,上至朝廷官员、下至乡绅百姓,皆卷入其中。直到万历七年(1579年),这场历时8年的丝绢案才尘埃落定。

基层税收工作疏于管理

徽州丝绢案的发生,反映出明代基层税收工作混乱,特别是人员管理不够严格规范。

在明代的府、县等地方政府中,具体执行政务的机构叫作“三班六房”。三班指皂班、壮班、快班,合称为衙役;六房是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与中央六部相对应。

六房中的户房分管钱粮税收,是胥吏腐败的“重灾区”。明代土地兼并严重时,富人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被富人收买的小吏,将富人的官方土地记录改为无田,以此帮助富人逃避缴纳赋税,没有田地的穷人却被登记为拥有许多田地,承担沉重的赋税。

由于地方政府缺少办事人员,征税程序又相当复杂,缺乏实际有效的方法去检查钱粮文册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这就给基层胥吏提供了寻租空间。嘉靖朝的官员霍与瑕就曾无奈地写道:“各县各户房粮科,年年派粮,时时作弊。”万历年间担任吏部左侍郎的赵用贤,在考察其故乡南直隶常熟县的情况后曾说,有些小农户土地被洪水冲毁,虽然赋税钱粮可以免征,但还是要贿赂基层胥吏,可见当时基层税收管理之混乱、胥吏权力之大。

到了明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将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合并征收,同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征收赋役时,除朝廷需要的粮食外,其他一律折收银两。这场历史上著名的税制改革,既简化了征收程序,也方便了对基层税收工作的监督管理,基层胥吏利用各项杂税的名义敛财的空间由此变小。

杂税繁多加重百姓负担

徽州丝绢案的发生还反映出明代苛捐杂税繁多,百姓税收负担沉重。因为正常税收不够官府开支,所以明朝又通过调整耗派、坐办(即坐派采办,中央政府的采购交由地方承担)或例外征收等杂项税收来增加收入。但这些杂税由地方政府征收,使得中央政府无法实现税收的统一调配。

徽州丝绢案最终的解决方案也充分体现了明代税收制度的混乱:徽州府的人丁丝绢仍然由歙县一县承担,但歙县可以少缴一些均平银(将徭役折算成银两征的税),少缴的部分由徽州军需银和金衢道解池州府兵饷银来弥补,“拆东墙补西墙”。

除税收制度混乱外,征收实物的模式也进一步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实物的市场流通性不如货币,纳税过程中税收的耗损又皆由百姓额外补足。征收特定种类的实物还浪费人力、物力,百姓不得不将自己拥有的实物换为银钱,再用银钱换取征收之物。

不过话说回来,徽州府人丁丝绢由歙县一县承担已持续了200多年,为何丝绢案突然集中爆发?其实这与明朝的历史走向极其吻合,混乱不堪的税收制度是导致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到明朝中后期,包括赋税问题在内的社会矛盾积累了200多年,积重难返的沉疴痼疾使得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逐渐不堪忍受。除内部社会矛盾外,嘉靖年间,东南一带还有倭寇袭扰,经济富庶地区的生产生活遭到破坏,结果就是百姓的负担更重。这时社会急需改革,吏治急需整顿。徽州丝绢案发生的大背景便是万历新政——张居正改革时期。

透过徽州丝绢案,可以看到明晚期的基层税收管理已然失控。用《显微镜下的大明》作者马伯庸的话来说:“徽州丝绢案的根本原因是明代税收过于复杂,体制臃肿无比,张居正以徽州丝绢案为始推行‘一条鞭法’,只是对以往税收制度的一种临时补救,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明朝最终缓缓走向衰落。”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黄山风景区税务局)

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尊敬的读者:
感谢各位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关爱,更感谢各位长期以来的支持。
《中国税务报》电子版当天前四版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您可选择在线购买《中国税务报》电子版,或者激活阅读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