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近年来首部税务题材电视剧《大河之水》近期在央视播出。该剧紧贴税务工作实际,通过讲述税务机关查办虚开发票案、骗税案、网红主播偷税案等税务案件办案故事,将税法知识巧妙融入环环相扣的剧情之中,使观众在观赏剧目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税法宣传教育,有利于培养合规经营、诚信纳税意识。
近年来,税务机关结合税收宣传工作需要和社会公众需求特点,在税法宣传媒介、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持续探索创新,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建立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宣传模式,有效拓宽了税法宣传的覆盖范围,丰富了宣传形式,获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增强了社会公众的税收法治意识。
笔者认为,从普法形式创新和实际效果来看,税法宣传在增效方面得到了提升。比如,税法宣传活动在方式上逐步从单向灌输向与受众进行交流和互动转变;在内容方面,对于一些复杂税种和税收政策的解读,注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开展宣传。此外,税法宣传的形式更加注意在贴近受众生活等方面多动脑筋,探索尝试如何巧妙地将税法宣传融入社会公众日常文化娱乐生活中,使税法宣传更接地气,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取得更好的普法宣传效果。
在这方面,《大河之水》的制作播出又是一次很好的探索和尝试。该剧以多个涉税违法案件的查办为主线,结合剧中人物工作、事业的变化和命运的变迁,展现了涉税违法犯罪行为对国家税收、企业成长和个人事业发展等所带来的危害,向社会公众有力传递了引导合规经营、促进税法遵从的信号。
由于剧中案件是税收违法案例的缩影,并且剧情贴近现实生活,因此剧中人物的所思所想容易使广大观众在观剧时产生共情,引发深思,并会由此提高对涉税违法活动危害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合规经营、依法纳税意识,从而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了税法宣传的入脑、入心。
(作者: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财税法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