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紫阳民歌 2025年04月07日 版次:05 作者:

■链接

紫阳民歌是流传在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的一种具有陕南地方色彩的民间音乐形式,其起源可追溯到先秦,已有2000多年历史。《诗经》中的《周南》《召南》等25首歌谣就流传于包括紫阳县在内的汉江上游,这些歌谣有一部分演变为紫阳民歌。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紫阳民歌伴随着当地人民生活的发展变化而逐渐成熟,于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紫阳民歌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社火歌曲、风俗歌曲和新民歌等几大类,既有高亢的“穿号子”,又有柔婉的“姐儿歌”,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地方风格,代表性曲目有《郎在对门唱山歌》《唱山歌》《洗衣裳》等。歌曲中记录了紫阳人民生产生活的场景以及民风民俗、自然风光等,是反映当地文化的一面镜子,更是紫阳人民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艺术瑰宝,丰富了中华民族音乐宝库。2003年,紫阳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006年,紫阳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尊敬的读者:
感谢各位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关爱,更感谢各位长期以来的支持。
《中国税务报》电子版当天前四版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您可选择在线购买《中国税务报》电子版,或者激活阅读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