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等闲识得“东风”面 2025年04月14日 版次:07 作者:钱立海

风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古今文人托物言志的重要意象。“东”代表东方,自然界的东风即来自东方的风。早在《楚辞·九歌·山鬼》中就有“东风”一词——“东风飘兮神灵雨”,此后,“东风”高频出现于古诗文中。

古诗文中“东风”常吹,也与我国的自然地理和季风性气候有关。我国黄河、长江流域常年受夏季风的影响,四时交替,季节分明,东风正是盛行于春夏之交、大地回暖之际的东南季风,自然界的“东风”更侧重于风的方向。

东风里的农谚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传统的农耕文明中,农时对于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古人通过对包括“东风”在内的自然现象进行细致观察后,逐步总结出有规律的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礼记·月令》中,将立春节气的十五天分为三候,每五天为一候,其中对第一候的解释就是“东风解冻”,说明此时东风渐起,大地开始解冻,可以着手准备春耕生产。

不仅如此,从农谚中也可以看出,古人已非常了解“东风”与降水的关联:“春东风,雨祖宗”“东风是个精,不下(雨)也要阴”“四季东风是雨娘”“偏东风吹得紧要落雨”“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一场空”“春东风,雨潺潺”,各地的这些农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风”在气象上的意义。

东风里的浪漫

文学作品中的“东风”是一位拉开春天序幕的使者。宋代词人辛弃疾在那个浪漫的东风之夜,写下了“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气象。唐代崔护的诗作“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饱含烂漫情愫。而唐代诗人钱起《春郊》“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中的“东风”和“阳和使”,指春天的和暖之气,与白居易的诗句“地润东风暖”取意相同。

除了带来浪漫春意,东风另有绚丽之意。裴谐《观修处士画桃花图歌》中“堪怜彩笔似东风,一朵一枝随手发”,此时的东风好似彩笔一般,随物赋彩,给春天着上了斑斓的色彩。正像李白的《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李九龄的《山舍南溪小桃花》“一树繁英夺眼红,开时先合占东风”,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中的“沛国东风吹大泽,蒲青柳碧春一色”,以及柳永《林钟商》中的“东风催露千娇面,欲绽红深开处浅”,都无一例外地将绿、紫、红、青、碧与东风结合在一起,春意阑珊,万物勃发,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正因如此,在汉语的文化语境中,“东风”和“春风”几乎是一个等同的文化概念,《现代汉语大词典》和很多诗词注本,都用彼此互译的方式对其注释:东风,即春风。

东风里的心境

当然,“东风”所到之处并非一味的春和景明,其“破坏力”也是不容小觑的,这在古诗词中也有描述。既有李白的《独酌》“东风吹愁来,白发坐相侵”,也有周紫芝《秦楼月》中的“东风歇,香尘满院花如雪”。

同时“东风”还能表达愁绪。如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独有偶,苏轼在《蝶恋花》中写道“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李煜《虞美人》亦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陆游《钗头凤》中更是“东风恶,欢情薄”,凡此种种,都表达了人们由“东风”勾起的幽怨之情、身世之感。

在古人心里,“东风”还能如同明月一般“千里寄相思”。《红楼梦》中有“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就以“东风”寄托了哀婉的思念之情。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当春天的脚步渐行渐远之时,人们在迷离中回首尚存余温的欣悦岁月时怅然若失,自然巧借东风委婉地传达感春伤时之情,把人生的怅惘消解在花落枝残的晚春气息之中。

东风里的机缘

“东风”还被喻为成就大事的关键因素或重要时机。人们常说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的“东风”,就有这种含义。

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深圳特区报》发表的一篇题为“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新闻通讯。当时正是南国早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极大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那之后全国掀起改革开放的滚滚春潮。如今,“东风”系列导弹更是保卫我国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重器。

李白在《长歌行》中挥毫写下“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东风无疑是最能勾起中国人无限想象的自然物象之一。“东风夜放花千树”里有中国人独特的浪漫情怀,“等闲识得东风面”中有中国人朴素而深刻的哲思,“东方风来满眼春”则提振了国人对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信心。

“春风”岁岁年年,“东风”周而复始,在我们心灵深处积淀成一份不能化解的缘。当我们跨越遥远时空,与岁月深处的“东风”佳境邂逅时,这弥漫着东方色彩的诗韵,让千年不息的智慧蔓延,为我们留存了一份温婉记忆和浪漫情缘。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安庆市税务局)

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尊敬的读者:
感谢各位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关爱,更感谢各位长期以来的支持。
《中国税务报》电子版当天前四版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您可选择在线购买《中国税务报》电子版,或者激活阅读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