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举措,是提升执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推进依法行政和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税务稽查部门推行“说理式执法”,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
“说理式执法”是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将法理情相结合、将执法与宣传教育相融合的新型执法方式,通过讲清客观事实认定的“事理”、讲准适用法律依据的“法理”、讲明适用自由裁量权的“道理”、讲析是否采纳当事人陈述申辩意见的“情理”,全面提升行政执法的合法性、合理性、公正性。从实践情况看,“说理式执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说理式执法”是促进执法规范的有效方式。“说理式执法”要求执法人员在各执法环节说理,意味着稽查人员执法前必须先厘清有关法律法规,确保认定事实正确、适用规定准确、执法程序规范。在这个过程中,稽查人员需要不断学习、论证,执法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不断提升。
“说理式执法”是提高执法透明度、促进执法监督的重要途径。监督在依法行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行政透明有助于监督,是确保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说理式执法”让行政相对人除了知晓事实认定、执法依据外,还能充分表达意见并得到反馈,进而了解执法行为是否合法合理公正。这为行政相对人监督行政执法行为提供了便利,专家学者及社会公众也可以通过行政机关的说理对其执法活动进行事后监督与评价。这意味着,“说理式执法”的过程也是接受监督的过程,必须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相应地,这也提高了税务稽查执法的确定力、执行力和公信力。
“说理式执法”是税收普法宣传的重要手段。根据“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要求,税收普法宣传是税务稽查部门的重要职责。“说理式执法”通过在执法过程中向当事人说理、结合案件向其讲解税收法律法规,能有效宣传税法知识,切实提高当事人对税法的遵从度。事实表明,相较于通常的税收普法,这种执法中的普法,影响要深刻得多。
税务稽查系统开展的“说理式执法”实践已经形成一系列制度、经验,走在了全国行政机关的前列,期待有关做法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