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哈啰首席财务官陈晓冬: 在哈啰,有个岗位叫“税务BP” 2025年05月09日 版次:08 作者:本报记者 李雨柔 郑昕

“在哈啰财税管理团队,有一个岗位叫税务BP,他们在新业务萌芽初期就参与业务研究,考虑业务的税务处理问题——这在传统行业企业中较为少见。目前,哈啰单车的每一条业务线都配备了至少一名税务BP。”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民营企业共2267.8万户,新质生产力成为民营企业发展新亮点。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的上海哈啰普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啰),就是其中一家。新经济企业的一大特点就是商业模式新,有时甚至跑在监管规则之前。面对复杂的新经济业态,企业要如何保障税务合规?哈啰首席财务官陈晓冬告诉记者,他们的做法是让税务BP(Business Partner,即业务伙伴)成为新业务的“联合设计师”。

经过近9年发展,累计注册用户超7.5亿

在全国很多城市的街头、校园、地铁站口、公交站点等地方,都能看到一排排共享单车,它们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产生协同效应,解决了城市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北京共有共享单车94.7万辆,比上年末增加3.1万辆。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度上海综合交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上海共享单车全年日均骑行量达278.4万车次,同比增长22.3%。

陈晓冬介绍,哈啰就是从共享单车起步,自2016年9月成立以来,投放的单车覆盖全国500多个城市,日订单峰值超过1300万单,骑行总里程约450亿公里,碳排放减少量达200万吨。经过近9年的发展,哈啰的业务板块已经从最初的哈啰单车拓展至哈啰助力车、哈啰顺风车、哈啰打车、哈啰租车、小哈换电,成为一个致力于提供本地出行及生活服务的平台,累计注册用户超7.5亿。

提及新经济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差异,陈晓冬分析,从税务管理角度看,传统企业像精密的齿轮组,企业“原料—生产—销售”的线性链条对应着相对明确的增值税抵扣、成本归集路径。而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经济企业,连接着众多用户和服务提供者,收入确认存在多主体、多环节、多场景的特征,涉及多个税务处理维度。“对于新经济企业来说,税务合规管理要把握动态平衡——既要守住合规底线,又不能失去创新锐度。”陈晓冬说。

设置税务BP,深入研究新业务税务处理

记者采访发现,哈啰财税管理团队有一个岗位叫税务BP,这在传统行业企业中较为少见。

陈晓冬解释,新经济企业遇到的涉税问题往往难以找到标准答案,而是要结合业务实质和政策精神进行专业判断,这就需要企业的税务人员对业务模式有着详细了解和深入理解。“为此,我们设置了税务BP岗,在新业务萌芽初期就参与业务研究,考虑业务的税务处理问题。”陈晓冬说。

据介绍,哈啰单车的每一条业务线都配备了至少一名税务BP。作为税务与业务之间的桥梁纽带,税务BP承担着融合各部门的重要角色,通过推动税务与业务的全面协同,提高企业内部沟通的效率和组织运作的敏捷性,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互通与增值。

税务BP需要全程参与业务经营活动,深入了解公司业务模式,通过发挥财税专业优势为业务提供可落地的税务问题解决方案、识别业务操作中的税务风险,并从税务合规角度提供优化建议。在此基础上,税务BP还要掌握与业务相关的税务政策变化及趋势,有能力向业务提供前瞻性的税务指引,实现财税管理活动前端化、定制化,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更精准的信息,为业务创造长期可持续的价值。

陈晓冬举例说,今年2月份,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发布了关于充换电业务增值税政策执行口径,明确充换电相关业务的实质是以销售电力为主体的混合销售行为,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四十条规定,应以取得的全部销售额按照销售电力产品适用13%增值税税率。这一政策执行口径明确后,哈啰换电业务的税务BP一方面要及时学习掌握政策规定,根据政策进一步规范企业税务处理;另一方面要测算政策对业务的影响,并考虑是否需要对业务线作出适当调整。

税务合规,从来不是束缚创新的枷锁

在哈啰的展厅,有一面电子专利墙,滚动展示哈啰已获得的950多项各类专利授权。陈晓冬指着展厅内悬挂的经典款蓝色哈啰单车向记者介绍:“这一辆共享单车虽然看起来普通,但是科技含量很高,从车把、车筐到车座、车锁,再到车轮、车架,每一处都是有专利的。”

据介绍,为了让用户有更好的出行体验,哈啰不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优化车辆配置,哈啰两轮业务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33亿元。免维护发泡实心胎,为用户提供可比充气胎的骑行体验;智能语音锁能够定制人性化语音,优化了定位精度、智能自诊功能;真空一体发泡坐垫,弹性提升20%,提升舒适度;全铝合金车架,轻便、防腐,便于维护;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延长使用寿命,绿色环保……

天下之事,非新无以为进。在陈晓冬看来,随着我国“四新”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经济企业要把专注力放在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通过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让“新芽长成大树”。

在新经济与旧规则的碰撞中,企业可能会面临一些“成长的烦恼”。但陈晓冬认为,税务合规从来不是束缚企业创新的枷锁。当新经济企业坚持长期主义,不断建立完善具有前瞻性的税务管理体系时,合规本身就会成为企业最可持续的竞争力。“我们的创新不会止步,我们的税务管理也将一直在线、持续进化。”陈晓冬说。

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尊敬的读者:
感谢各位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关爱,更感谢各位长期以来的支持。
《中国税务报》电子版当天前四版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您可选择在线购买《中国税务报》电子版,或者激活阅读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