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一篇本报报道 帮失散60年的亲人再续亲情 2025年05月19日 版次:08 作者:本报记者 陈永康

■回响

3月10日,本报《税收文化专刊》“红霞满天”版刊发《百岁老人田永平的税收情缘》一文,报道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离休干部田永平的税月故事和离休生活,受到读者关注。田永平老人远在山东省潍坊市的外侄孙周健读到这篇报道后,辗转联系到田老的家人,并专程到四川泸州探望这位素未谋面的长辈,跨越60余年,相隔近2000公里的亲人终于相聚。

今年108岁的田永平是全国税务系统目前已知最年长的离休干部,他出生在山东省安丘县田家村,1949年4月,作为普通战士参加了渡江战役。1950年,田永平转业到四川省税务部门工作。1977年,田永平从简阳县税务局退休,1982年转为离休。目前他和儿子居住在泸州市。

今年3月,本报记者和通讯员采访田永平老人,“红霞满天”版面3月10日刊发了采访文章,讲述这位百岁老人的故事和他的从税经历。纸媒刊发的同时,中国税务报微信公众号、中国税网等平台推送了该报道,得到其他媒体的转载和读者的大量转发。

3月12日,家住山东省潍坊市、52岁的某公司职员周健在中国税务报微信公众号读到了这篇报道。“文章是安丘县田家村的一位同乡分享给我的。”周健说,同乡看到村里出了位百岁离休税务干部,很高兴,便热情地与大家分享。“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位百岁老人会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亲人,只是觉得他面带笑容的照片看起来和奶奶有些像。”

几天后,周健回家探望92岁的父亲,就把田永平的故事讲给父亲听,并拿出手机给父亲看田永平的照片。没想到,一段模糊的家族记忆由此逐渐变得清晰。“原本是想给父亲看看108岁老人的生活,告诉他田家村人有长寿基因,要好好享福。”周健说,“可父亲一看,一眼就认出了田永平老人是我舅姥爷(即周健奶奶的亲弟弟),我们与他已经失散了60多年。”

“那时候家里很穷,你舅姥爷很小就去了青岛,在纺织厂当学徒。”周健父亲说,后来田永平随部队到了四川,当时通讯不便,只能靠书信联系。1964年,田永平曾回乡探望过一次,此后由于各种原因,亲人之间的联系中断。周健说:“奶奶常常说起她这位弟弟小时候的事,离世时还念念不忘这位弟弟。”

得知田永平是自己的亲人后,周健非常激动,立即将这一好消息分享给其他亲戚,当晚他彻夜未眠,写下了一首七律:“蛇年三月瑞气盈,青枝鹊语唤春声。古街灯影添新色,旧巷梅香念旧情。暖日初临念亲友,寒云渐散盼行程。千言万语意未尽,思亲之情意难平。”以此表达自己的思亲之情。

第二天一早,周健便与在青岛经商的哥哥周晓联系,一起商量如何联系远在四川的舅姥爷。很快家里的其他亲人也加入这一计划,大家都迫切希望尽快与远在四川的田永平取得联系。

周健查询到简阳市(成都市代管的县级市)税务局办公室电话,他说明了自己的身份以及和田永平老人的关系,希望能联系田永平的家人。在税务部门的积极联系和协调下,周健联系上了田永平的大儿子田鲁川。经与田鲁川详细核对,双方确认了亲属关系,失散60余年的亲人由此得以再续亲情。

很快,他们便迎来了亲人相聚的时刻。4月15日清晨,周健、周晓带着表叔、表姑一行5人登上飞往成都的航班。当天下午4点,在田永平老人位于泸州市的家中,亲人久别重聚,方言口音虽然不同,几双温暖的手却紧紧地握在了一起。田永平老人看到奔波几千里而来的亲人,再次听到熟悉的乡音,顿时满眼热泪,声音哽咽。

在家里,周健一行5人逐一向田永平老人行跪拜礼,小辈们还端来热水,按照老家习俗为老人洗脚。一大家人老老少少围坐在沙发上,大家争相向田永平讲述山东老家的情况和变化,亲热地拉着家常,欢笑满堂。“当天我们一起拍照,一起用餐,度过了十分难忘和愉悦的一天。”周健说,舅姥爷慈祥温和的目光,总是让他想起奶奶的笑容。

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尊敬的读者:
感谢各位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关爱,更感谢各位长期以来的支持。
《中国税务报》电子版当天前四版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您可选择在线购买《中国税务报》电子版,或者激活阅读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