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在基层这片热土上

2017年07月17日 版次:05        作者:曹杰锋

基层税务干部是共和国税务大厦的“基石”,工作最具体、最辛苦,也最重要。在基层这片沃土上,他们顽强拼搏、敬业奉献、放飞梦想。本期《税收文化专刊》B1版、B2版聚焦基层,礼赞基层税务干部对税收事业的热爱与忠诚。

一说起基层和基层工作,总是有一种莫名的亲切和感动。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基层干部质朴勤劳,基层环境千差万别。奋战在税务系统基层一线的干部,是税收政策的执行者,是改革创新的主力军,是征纳和谐的桥梁,是服务群众的纽带。每每回忆起在基层工作时的点点滴滴,总是被他们脚踏实地、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所感动,为他们爱在基层、乐在耕耘、心在坚守的情怀而赞叹。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如果没有基层情结,不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就不能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说这句话的,是内蒙古哲里木盟国税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李盘铭,他是我的老领导,当时我在该局任办公室副主任。2009年初,当他得知我要去鄂尔多斯市国税局任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时对我说了这句话。2014年底,当我把要去赤峰市国税局任党组书记、局长的消息告诉他时,他又把这句话重复了一遍。虽然两次谈话间隔5年之久,但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可见基层工作在这位老税务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直到今天,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他的眼神、表情和叮嘱: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天,关爱在先。

作为一名老税务干部、老大学生和地市级税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李盘铭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他1941年出生于湖南省湘阴县,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同年根据个人意愿分配到内蒙古哲里木盟(今通辽市)科左中旗舍伯吐税务所任专管员,后担任该所所长,再后来调任哲里木盟税务局、国税局副局长、局长。在科尔沁草原腹地工作的10余年间,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走遍全旗抓税收,收入平均年增长达30%,任内税收收入总额翻了近20倍。其间还因帮当地农牧民抓生产炸伤了耳朵,听力受到严重损害,落下终生残疾,现在与人交流只能依靠写字。

1979年,这位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税务干部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授奖大会,聂荣臻元帅亲自为他颁了奖。财政部还专门于当年12月30日举行座谈会,邀请李盘铭和另外一位全国劳动模范吴丙治进行座谈,时任副部长的陈如龙到会主持,请两位同志传授工作经验,并对他们表示祝贺。对于这项当年全国财税系统的重要荣誉,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晓,李盘铭自己更是极少提及。有时我会问他为什么如此低调,他总是淡然地回答,我不算什么,那个奖是颁给舍伯吐税务所的。这就是一位老税务人宽广博大的胸怀和公而忘私的境界,自己的荣誉不愿说,基层的事情忘不了。税收事业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大发展和大进步,与老一代税务人浓厚的基层情结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分不开的。

《老子》第64章里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把税收事业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社会就是土壤,基层就是根茎,税干就是细胞,工作就是养分。土壤肥沃,根茎粗壮,细胞活跃,养分充足,大树就会根深叶茂、硕果累累。所以,要从关乎税收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出发,牢固树立基层观念,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

今年1月23日,国家税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军在上海市慰问基层税务干部时曾说过,基层税务工作格外重要,各项税收改革发展任务最终都靠基层税务部门去完成;基层税务干部格外辛苦,既要承接好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又直接面对广大纳税人,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压力大;基层税务部门发展的空间很广,基层税务干部发展的潜力很大。各级税务机关要高度重视基层工作,充分利用税收信息化技术手段,充分发挥青年税务干部优势,切实研究解决基层税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激发基层活力,努力推进基层税务机关建设大发展。

全国税务系统有80多万税务干部,其中绝大多数在基层一线工作。当前,税收现代化建设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大事多、难事多、急事多,面对一系列税收改革发展任务,更需要基层税务干部凝心聚力、不辱使命、履职尽责、攻坚克难,为加快实现税收现代化汇聚起磅礴力量。

(作者:西藏国税局总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