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四川省国税局开展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典型案例评选活动,通过送评案例预审、参评单位演示、评委现场评分等环节,从全省各市州选送的21个案例中评选出10大典型案例。
据悉,10大典型案例涉及银行、房地产、电子制造和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涵盖当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较为典型的重大税收风险。其中包括银行业二级分支机构通过通道业务少计收入和人为调整企业所得税分配率少缴企业所得税;水力发电企业CDM(清洁发展机制)未作进项税转出和水火置换业务适用税率错误少缴增值税;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土地使用权合作建房未计收入少缴企业所得税;大型集团公司公路运输业务简易计税未作进项税转出少缴增值税等。
据介绍,此次评选工作紧紧围绕“新、实、优”的评价标准。“新”是侧重案例在税收风险管理方式和手段上的创新,在破解产业链、重点事项、分析方法等方面难题的突破;“实”是聚焦案例的实效性和实用性,既要注重案头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又要考虑能否在风险应对中为化解企业风险提供借鉴。“优”指要关注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适用的税法是否准确,是否具有社会影响大、办案质量高的特点,是否具有很高的参考借鉴价值。
四川省国税局大企业税收管理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他们将把10大典型案例作为2017年首批大企业税收专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省国税系统推广复制,扩大典型案例的成果转化和辐射作用,增强“以案促查”“同案同办”的可预期执法效果,增加全省范围内大企业税收执法的统一性和政策执行的一致性,进一步提升全省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质效。
(罗强 郑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