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近21时了,我散步时经过一个正打烊的餐馆,老板准备关门,他抬头看了我一眼,欣喜地说:“这不是李税官吗?”
“你是涧田乡的?”看着有些熟悉的面孔,我忘了他的姓名。
“我是老张,涧田的,开店的。”他打开了准备关上的门,又对旁边一位妇人说:“老伴,开灯,泡茶,拿几包瓜子来,遇见老朋友了。”
添茶回灯重开宴。昏暗的灯光重新亮起来,热气腾腾的茶水兑满了茶杯。看着装饰不俗的餐厅,我说:“老张,生意不错呀。”
“还可以,比当年好多了。”老张答道。老张的一句话,把我的思绪拉回了十多年前。
那时候,我在一个离县城近七十公里的地税所工作,老张家开了个小店。原本老张家住在山里,万安水电站建成后大坝蓄水,他本属于库区移民,但故土难离,便在大坝客班船上下船的地方建了房,开了一个小店,为等船和上下船的人提供电话、烟酒和饭食等便利。我们下乡去收老张的税,却常常是关门不见人。
当时我们有些迷惑:为什么上门收税时纳税人经常关门不在家?后来才了解到,只要看见我们税务人员下乡收税,前面的纳税人就会通知后面的纳税人。那时候,地税所辖区内没有什么企业,税收任务只能靠信用社、粮管所、供销社、个体工商户及其他零散税收。颗粒务必归仓,我们不敢懈怠。经过考虑,我们一般选择客班船开船或到船的时间去收老张的税。老张虽然人在,但也要磨很久的嘴皮子才肯缴税。
随着秋后雨水减少、水位下降,客班船停靠他处,老张生意不是很好。我们便每年主动为老张依法减免几个月的税款,老张很是高兴,收税时也不躲不藏了。有时,我们提前打电话通知他要过去,他也会在家等着。后来,由于工作需要,我调到其他地方,没再见过老张。
想到这里,我揶揄老张:“当年我们可是经常玩‘捉迷藏’呢。”
“哎,真是对不住。当年还多亏你们帮忙呢,现在也是。”老张有些不好意思。
老张说,他也知道国家的税要缴,只是因为生意不是很好,认为能省一点儿就是一点儿。后来见我们主动为他减免了税,他认为税务人员还是很有人情味的。营业税起征点提到5000元后,一年下来省了不少钱。随着乡村公路的发展,班车坐起来也舒适、方便,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购买了摩托车甚至小轿车,坐船的人越来越少,他的生意也更差了。见此情形,税务人员见他菜炒得不错,建议他到县城经营餐饮。当年,他不愿背井离乡,如今却不得不放手一搏。在税务人员的鼓励下,老张来到县城开了餐馆。县城人多,他的菜有特色,生意一直很好。老张说,后来营业税起征点提到2万元、3万元,地税部门不仅依据税收法规免了税,还免费提供发票,这些年赚了一些钱,并在县城买了房。
说到这里,老张真诚地说:“很感谢你们税务人员,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
我对老张说:“你过奖了,为纳税人服务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国家鼓励创业,你该感谢的是国家的好政策,所有的这些减免税,我们地税部门都是在依法执行各项税收法规而已。”
“来,喝茶、喝茶。”老张为我续上满满一杯茶。
“祝你生意红红火火,营业税虽然改成了增值税,但你依然是我们地税局的服务对象,请你多多支持我们的工作。”我和老张碰了杯。
“一定,一定。”老张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走在回家的路上,吹着凉爽的夜风,心中颇多感慨。老张对我们税务干部从关门躲避到开门迎接,虽然只是一个行为的变化,但这一关一开之间,打开的是纳税人的心扉,透露的是对税收的遵从,表达的是对税务工作的理解和对税务人的肯定。
(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安县地税局)